医生介绍

鲍遇海学科带头人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学科带头人

出诊信息

11月 星期四 11-21

星期五

11-22

星期六

11-23

星期日

11-24

星期一

11-25

星期二

11-26

星期三

11-27

上午
下午
学历职称
主任医师
擅长领域

擅长神经外科各类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以及颅底疾病。

社会任职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

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脑血管病及颅底肿瘤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总干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副主编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委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

学术研究

参编4项国内指南或专家共识编写,参加国际大型多中心临床研究1项,主译(编)、副主译(编)专著6部,参编专著6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使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论文80余篇(SCI6篇)。

参与主要科研项目:

国家“八五” 攻关项目“脊髓血管畸形分类基础及治疗适应症的研究”;

“九五”攻关课题“脑、脊髓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研究”;

“十五”攻关课题“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治疗技术推广应用研究”。



主要著作:

专著:《介入神经放射影像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年1月 第一版(副主编)。

译著:

《显微神经外科学 ⅢA》M、G、亚萨吉尔 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显微神经外科学 ⅢB》M、G、亚萨吉尔 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显微神经外科学 ⅣA》M、G、亚萨吉尔 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显微神经外科学 ⅣB》M、G、亚萨吉尔 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显微神经外科学 ⅣB》M、G、亚萨吉尔 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颅底外科学》M、Samii, W、Draf 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年7月第1版

相关资讯
大咖加盟!20个特色专病上线,get专业系统的诊疗体验
6月8日下午,厦门弘爱医院启动首批特色专病项目建设暨仁爱医疗基金会捐赠支持专病建设仪式。 为发挥各学科特色优势,加强医院学科建设,提升我院医疗水平和品牌影响力,探索「名医-名专病-名专科-名院」的发展道路,最大限度造福闽西南乃至福建省的患者,弘爱医院于今日启动特色专病建设工作。
2020-06-08
这位医生每天下班抱一摞书泡在实验室,反复模拟一台手术,故事很感人!
2010年秋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发生了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那段时间,神经外科颅底中心的医生们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这项艰巨的任务,每天晚上下班后,梁建涛医生都会抱着一摞书泡在实验室里,反复模拟实施一个全新的手术——面神经修复手术。这一切的努力付出只为一个26岁年轻女孩的终身幸福。花季少女千里寻医,只为活着的尊严2010年9月10日,26岁的李琪(化名)在父母的陪同下,从新疆老家一路奔波赶往北京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原来在一个月前李琪因为走路不稳,被核磁共振检查发现颅内长了个4公分大的听神经瘤,十天后李琪接受了听神经瘤切除手术的治疗。手术虽然彻底切除了瘤子,但却造成了听神经瘤最常见的并发症——面瘫。一个漂亮姑娘的花季就此戛然而止。面瘫不仅影响美观,对眼功能也会造成很大影响。李琪术后不能闭眼,甚至一阵风吹过沙子进了眼睛也闭不上。看着女儿原本笑容满面的脸,现在却变得僵硬没有了表情,她的父母觉得天简直就像塌下来了一样。面瘫——听神经瘤切除术最大的风险有个这样一个统计,如果不考虑程度,听神经瘤切除术后造成面瘫的比例大概在50%以上,而因面神经损伤严重没有自行恢复可能的面瘫大概占到了10%-15%。您可能很想知道,为什么听神经瘤切除术会存在面瘫的风险?这是由于听神经瘤这种疾病的特殊性所致。图1:听神经瘤及前庭神经示意图虽然名叫听神经瘤,但它其实是一种长在前庭神经上的良性肿瘤,听神经瘤是没有恶性的,所以正规的名字应该叫前庭神经鞘瘤,只是因为它长的过大会影响听力,所以常常被我们叫成听神经瘤。前庭长在我们的耳朵里,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一个主管身体平衡的器官。比如很多人头晕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前庭功能出了问题。之所以听神经瘤手术可能造成面瘫,(如上图1)就是因为瘤子与前庭神经、面神经是紧紧挨在一起的。面神经是包裹在一层膜里面,这层膜到底有多薄?薄到你无法想象,就像是吹泡泡时候泡泡的那层薄度。而听神经瘤切除手术大部分过程都是在分离肿瘤与神经组织,在剥离肿瘤的时候万一不慎弄破了包着神经的这层膜,必然就会损伤到神经。而瘤子越大和神经挨的就越紧密。还有的听神经瘤更隐蔽,甚至是藏在骨头里的,得把这块骨头给磨开才能把瘤子取出来。所以尽管医生们在手术中使尽浑身解数,有的情况本身就不好的患者最终还是面瘫了。面瘫作为听神经瘤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在只关注生命而不太关注生活质量的时代,哪怕就在10年以前,大部分神经外科医生觉得面瘫是听神经瘤手术理所应当的并发症,对面瘫后的外科修复,国内很少有人问津。即使有人关注,也是采用面神经-舌下神经主干吻合术:面瘫是改善了,但需要牺牲舌下神经,从而带来吞咽、发音等功能障碍,属于“拆东墙补西墙”。李琪才26岁,人很漂亮也还没有结婚,如果这样下去一辈子真的就毁了。作为医生们来说,当然不愿看到疾病对孩子的伤害,更不愿意看到孩子父母希望的破灭。鲍遇海和梁建涛师徒俩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钻研,在最短的时间里尽最大可能找到一种改善面瘫的有效办法:既能改善面瘫,还不至于造成新的功能障碍。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们就这样加班加点刻苦钻研了一个多月,李琪就这样在医院附近的宾馆里等了一个多月。直到一个月后梁建涛医生告诉他们:“来吧孩子,可以手术了!”国内第一台面神经-舌下神经降支修复术手术室的无影灯亮起,梁建涛内心有些忐忑。原本说好鲍遇海主任和自己一起完成这台手术,但却没有见到他的身影。后来梁建涛才知道这是鲍遇海刻意的安排。在手术开始后,鲍遇海才悄悄地走进手术室,全程驻足在梁建涛的身后给他打气。为的就是让他独立完成手术,不要抱有依赖思想。但为了患者的安全,鲍遇海全程一直在手术室里默默的守候。因为上次的听神经瘤手术把李琪的面神经颅内端给断了。这次手术就不再对颅内端做修复,而是修复面神经的颅外端。这种手术不再需要开颅,只需要在脖子侧方做一个长约7厘米的切口,暴露深部的面神经及舌下神经,再把这根面神经与舌下神经的降支(是舌下神经的一个分支)缝合在一起。用舌下神经降支替代传统的舌下神经主干作为供体神经,既可以改善面神经的功能,还不会造成舌肌萎缩、以及咀嚼、吞咽、发音功能障碍。手术进行了四个小时,李琪的父母在手术室门口也焦急地等待了四个小时。这场手术的成败,就决定了孩子后半生能不能有质量的活下去。不负众望,手术成功了,接下来就要看孩子后期恢复的情况了。为了给患者节省路费,神经外科的专家们让她每个月拍一张照片发来就可以,主要是看看和上一次相比恢复的怎么样。可喜的是到了第六个月,李琪的面瘫明显恢复了,安静状态下,看上去就是一个完全正常的面容,而且舌肌没有任何萎缩,发音、吞咽、咀嚼完全正常。李琪也因此成为了国内首例采用面神经-舌下神经降支并取得成功的的案例。三年后,她结了婚,还有了个可爱的孩子,她的家人感激至今。因为这台手术,针对面瘫国内有了治疗办法,因为这台手术,医患之间也成为了朋友。早点儿发现听神经瘤很关键梁建涛大夫告诉我们,也有一小部分患者是因为第一次手术神经伤的太重,所以他们的面瘫是不可能自行恢复的。手术修复面神经治疗面瘫是唯一的办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肿瘤的机制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所以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听神经瘤。李琪大脑当中这个4公分的听神经瘤并非一朝一夕长出来的,比方说,在一年前她总觉得一只耳朵听不清,打电话的时候更为明显,就已经是听神经瘤的预警信号。只不过是她一直都没有在意而已,后来是因为走路像脚踩棉花才到医院检查,可这时候听神经瘤已经4公分大了。鲍遇海大夫说,听神经瘤的首发症状通常是耳鸣或听力下降,80%-90%都是先耳鸣,比听力下降发生的要早。因为人有两只耳朵,双侧的听力是可以相互代偿的。所以在听力下降的早期患者是感受不到的。很多人都是偶然在打电话时候才发现一只耳朵听不清了。还有一种听力下降是听不懂,比如你在患者面前说话,他也知道你在说活,但他听不清你在说什么。我经常耳鸣,是不是得了听神经瘤?耳鸣,几乎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或多或少都有过。耳朵本身的毛病占到绝大多数,只有少数是听神经瘤。听神经瘤的耳鸣是什么样的呢?有听神经瘤患者和他描述过这种耳鸣,就是经常能听到高频机器轰鸣的声音。如果总耳鸣也应该首先做个核磁排除一下听神经瘤。建议耳鸣两周内频繁且一直没缓解,就需要到医院检查。什么样的听神经瘤要手术切除?梁大夫说,这要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80岁的老人,这个瘤子并不大,通常来说治疗的必要性也就不大了。但如果你只有30岁,瘤子有1个半公分,你一定要等它长得很大再去手术吗?如果放任瘤子越长越大,将来再做手术保留神经就很困难了,面瘫的风险就会更高。但总的原则是:年龄小于65岁,听神经瘤在2厘米以上,建议手术。在那之后,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又陆续开展了很多台面瘫神经修复手术,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曾经有一位72岁的老奶奶来到了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难以掩饰她内心的难过。原来,在老人家70岁的时候也同样因为听神经瘤手术造成了面瘫。爱美之心不是只有年轻人才有,因为面容的改变,老人不好意思见自己的街坊邻居,后来因此搬了家。通常来说,这个年龄医生一般不主张再开大刀,况且老人家做完手术已经将近两年的时间,这种手术年龄越大、手术后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差。但老人坚决要手术,她说自己已经这样了,手术之后什么后果她都能接受,祈求医生能满足她这辈子的最后一个愿望。医者仁心,鲍遇海和梁建涛反复商量,为老人也同样实施了面神经-舌下神经降支吻合术,同样是在手术后的半年时间,老奶奶的完全面瘫有了明显的恢复。医者的努力不仅是为了挽救生命,更保住了一个个完整的家庭。毕竟,北京对于很多疑难重症的患者来说,都是最后的希望。来源:微信公众号:TopMD
2020-03-16
“手术室航母”首秀:福建省第一台术中核磁顺利开展
12月21日, 厦门弘爱医院又一重磅利器开启首秀:福建省第一家超场强术中磁共振一体化手术室(iMRI),也被称做手术室里的航空母舰。 在鲍遇海主任的带领下,弘爱神经外科顺利开展了福建省第一台术中核磁手术,成功为一位右颞叶占位性病变的9岁患儿切除肿瘤,患儿目前恢复良好。
2019-12-31
突破手术禁区 在脑干里动刀子 鲍遇海领衔厦门弘爱医院神经外科,完成多例高难度手术
 脑血管病方面,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介入中心的支兴龙教授任该专科负责人,带领神外团队以Philips双C臂FD20介入复合手术室为基础,开展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颈动脉狭窄等各种出血和缺血性脑脊髓血管疾病的手术及介入治疗;优化溶栓及血管内治疗流程,为急性脑卒中患者提供绿色通道及“一站式”诊疗,完成各种高难度复杂神经血管病变的治疗,实现了微创、精准治疗,可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2019-09-25
妈妈~你知道吗?医生叔叔会变魔术!
手术第二天,小轩不仅上窜下跳,还能愉快开黑。 目前,小轩已经顺利出院,几天后就是一名四年级的大朋友了! 从一开始的提心吊胆到后来的一切安好,医生可不就是优秀的魔术师嘛!
2019-09-02
病痛拨心弦 用心方为医
病痛拨心弦 用心方为医 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等主办的《用心:神经外科医生沉思录》新书发布会暨“时代所需的大医之道”研讨会现场。■本报见习记者 卜叶“每个疾病背后都有一个触动心灵的故事,作为医生,你是否愿意花时间了解、去倾听?”《用心:神经外科医生沉思录》这本书叩问着医生的内心。近日,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等主办的《用心:神经外科医生沉思录》新书发布会暨“时代所需的大医之道”研讨会召开。该书以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医生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叙述神经外科医生们从业时的初心、行医时的用心、决策时的揪心、出现问题时的痛心等内心感受。一名医生的困惑神经外科医生常年与遍布全身、脆弱细小的血管打交道,稍不留神就功亏一篑,犹如在雪域高原的悬崖峭壁上采撷雪莲一样艰难。1984年毕业从医的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医生鲍遇海就是这样一位有经验的采莲人,从业多年,却遭遇了一场不小的职业危机。2009年,一位59岁的男性患者在做磁共振检查时发现“巨大嗅沟脑膜瘤”,肿瘤周围有广泛的脑水肿。这是一种治愈率很高的良性肿瘤,鲍遇海按常规进行了手术。术后不久,患者出现一系列症状,脑水肿加重,期间鲍遇海集合全科力量抢救,但患者终因弥漫性脑肿胀、脑疝晚期,不治身亡。随之而来的是没日没夜的指责谩骂以及“杀人医院、杀人医生”标语封堵医院大门。鲍遇海把自己关在家中,连续几天不吃、不喝、不睡觉,折磨他的不是糟糕的医患关系,而是内心的困惑和苦闷。“我认为能顺利完成手术,不存在未知的‘黑箱’。”查阅资料后,鲍遇海才知道这是一种世界顶级神外专家都会有5%死亡率的凶险疾病,事先他并不知道,这种“无知”令他无法原谅自己。此后,鲍遇海近乎严苛地要求自己,每次上手术台前,阅读国外病例、全面了解疾病情况和患者病情等。中国还有一大批年轻医生该怎样培养呢?鲍遇海试图利用一切机会,从术前查阅文献、实验室模拟、案例分析到术中讲解、手把手带教等来教育和训练年轻医生。奇迹的另一个名字是用心言传身教可以带几个人,靠什么来带整个队伍呢?2000年,凌锋初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担任主任时,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靠权威,靠技术,靠师承,靠“空降”引进……这些方式或效力有限,或难以持之以恒,或尚不具备条件。思来想去,凌锋认为应该靠文化建立共同的理念,把医护患凝聚在一起。2002年,凤凰卫视主持人刘海若及其两名同事在国外遭遇火车脱轨事件。两名同事当场死亡,刘海若因特急特重型颅脑损伤、肝脾破裂、失血性休克、脑疝,被当地医院鉴定为“脑死亡”。而凌锋鉴定后,持不同意见,后刘海若转入宣武医院治疗。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刘海若奇迹般地苏醒并恢复了一段时间的工作。这引起外界关注,也迫使凌锋必须回答“奇迹”产生的奥秘。“所谓的奇迹,其实都是‘用心’使然。”这是凌锋再三思考的答案。与此同时,凌锋制定了神经外科科训“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全力以赴,尽善尽美”。为了让科训落实,制定了“手术预案制度”,要求全科医生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上班,把当天要做的手术报告一遍,这项制度一直实行至今。“它像一块磨刀石,把团队中的每个人都磨炼成用心的精英。”凌锋说。此后,为了培养医院的医学人文情怀,在凌锋的倡导下,神经外科又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记录叙事病历的传统。在不给医生过多负担的同时,要求每位医生每个月针对一名患者写一份叙事病例,并将其列入住院医师培训计划中的必选项。20余年来,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积累了将近2000份叙事病例,对临床案例的连续、详细记录也成为《用心:神经外科医生沉思录》这本书创作的根基。将医学叙事进行到底何为用心行医?韩启德认为,好医生要有“五心”。虚心,敬畏生命,深知现代医学技术虽然飞速发展但是不能妄自尊大,仍然应该以照护为本。诚心,与病人赤诚相见,细心倾听,设身处地地从病人角度考虑问题,与病人共情。耐心,工作再忙再累,坚持与病人交流,不厌其烦地解释商量。潜心,团队每个成员都学有所长,长期专心研究,心无旁骛,下真功夫。爱心,视病人为亲人,用生命点亮生命,用自己的心血乃至健康换取病人的康复。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医学的进步,人类更关注于技术,更关注于开药,更关注于手术技巧,同时也使医生“五心”的形成面临困难。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表示,医学是让人不生病、少生病、能看好病的学问。回归初心,需要把人文关怀通过叙事医学的手段告诉医学生、医护人员、临床医生,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当医生,为什么要服务患者”。这样的文化怎么形成?“如果宣武医院3700名员工都认为这件事应该做,并且去践行,那医院的文化就形成了。”赵国光说。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9-06-17 第6版 医药健康)
2019-06-17
当医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把病人当成自己的家人
医生的最高境界不是“合格手术”,而是“良心手术”。鲍遇海主任是凌锋教授从新疆“挖”来的。凌锋教授阅人无数,选人挑剔,用人苛刻,鲍遇海主任何以能进入凌教授的“法眼”?1993年,鲍遇海专门从新疆来北京跟凌锋教授学习神经介入,成为凌锋教授的学生,同时也是当年进修生的组长。他求知欲高,学习能力强,悟性也好,善于独立思考,凡事喜欢追本溯源,从不人云亦云,在凌教授所有的学生中是最特别的。他可以在嘈杂的环境中独立看书而不受任何干扰;他可以用整晚的时间把凌教授的3000多份血管造影片全部阅完;他可以带领全体进修医生一年读完三大本英文的神经介入专业书;他可以短时间内把凌教授多年的脊髓血管畸形治疗经验写成两篇英文文章直接发表在国际神经外科的权威杂志上;他也会率领所有进修生“闹事”,要求凌教授增加教学阅片时间……他桀骜不驯,敢向任何权威挑战;他放荡不羁,从不拘于任何既定之规。就是这样一个人,凌教授却看中了,要把鲍遇海调到身边。都说“孔雀东南飞”,大西北向来人才奇缺,新疆自然不愿放人。历时十余年,凌教授通过各种途径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领导和新疆医科大学商量,终于在2006年把鲍遇海这尊“大神”从新疆请到了北京。凌教授说:他是自己“三顾茅庐”请来的。鲍遇海则说:他是凌教授“七擒孟获” 擒来的!不管怎样,这一番波折也确实说明:鲍遇海,人才难得!鲍遇海作为学者,他多学而坦诚。他的知识面非常广,天体物理、人文地理、 科学史、宗教史等,没有他不感兴趣的领域。不知道的事他也从来不装,所以很多年轻人都愿意跟他切磋。作为医者,他能想病人之所想,对病人高度负责。他是国内顶尖的神经外科医生,对技术精益求精,他的手术精致、漂亮,非常具有观赏性。曾有几位朝鲜的神经外科医生来宣武医院学习,到手术室里观摩手术时, 从显微镜的监视器上居然一眼认出鲍遇海就是他们在本国反复看了五年的手术录像的术者!“做人有良心,做事很用心”,这大概是凌锋教授爱才、惜才的根本原因。“良心者,本然之善心、仁心也。”良心活,不是刻意做给别人看的,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选择。一、刀尖上的舞蹈“鲍主任,肿瘤切得差不多了,要不就这样吧?”稍显疲惫和略有担心的助手梁建涛挪动了一下久坐不适的身躯,快速瞟了一眼手术室墙上的钟表,向主刀医生鲍遇海主任轻声提醒道。钟表的指针指向下午2 : 30, 这台手术已经持续了五个多小时。“嗯,再坚持一会儿,患者还年轻,要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鲍主任表情凝重,全神贯注。他头也没抬,双眼盯着显微镜,一边手术一边应答,声音不大却不容置疑。这台手术的名称是“岩斜区脑膜瘤切除术”。岩斜区属于颅骨底部的中心区域,靠近脑干、小脑,方寸之间神经血管密布。如果把人的大脑看作一个苹果,岩斜区就相当于苹果核,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它都位于苹果的中心。岩斜区肿瘤,相当于在苹果核的位置长了一个肿瘤。患者肿瘤形状不规则,血液供应丰富,一碰就会出很多血,而且肿瘤挤压脑干、小脑,推移或包裹着很多血管神经。岩斜区脑膜瘤切除术就是要把位于苹果核的病灶切除,同时还不能破坏苹果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这种手术部位深,难度大,风险高。术后患者轻则面部麻木,咀嚼无力;中则口眼歪斜,视物重影;重则偏瘫昏迷,甚至死亡。这种手术好比在雪域高原的悬崖峭壁采撷雪莲,困难重重,稍有不慎就会让患者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大多数神经外科医生对该区域的手术敬而远之, 只有神经外科界的“黑段高手”才敢问津这种手术。放眼全世界,能把这种手术做得尽善尽美、出神入化者凤毛麟角。手术台上正在接受手术的大刘是一位来自河北的普通农民。他42岁, 高大魁梧,憨厚朴实,对所患疾病并无多少了解。他是一位大货车司机,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三代人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全靠他风里来雨里去、日夜兼程地奔波操劳。他因“左侧面部疼痛8个月,加重1个月”住院。头部磁共振检查显示,他所患的疾病是颅内肿瘤,准确地说,是岩斜区脑膜瘤。“你的症状属于三叉神经痛,由肿瘤压迫三叉神经所致,需要开颅手术。”门诊室里,鲍主任向前来就诊的大刘两口子建议。“啊?开颅手术?风险大吗?”大刘的爱人一听开颅手术,满脸惊愕,慌了手脚。两口子本来到疼痛科就诊,打算开点药就回家的,结果磁共振检查发现了颅内肿瘤。“手术风险会有,不过概率不大,大概5%吧。”鲍主任盯着大刘的眼睛认真地说。“那手术啥时候做呢?必须现在做吗?”大刘的爱人不放心地问道。“他还年轻,肿瘤肯定会长的,以后手术比现在手术风险更大,建议尽快手术。”鲍主任很干脆地回答。对于颅内肿瘤而言,手术的原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甚至有点模棱两可的几个字:“在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可在外科手术中,“安全”和“全切肿瘤”有时就是一对矛盾:要确保安全,不冒任何风险,就不可能彻底切除肿瘤,尤其是和神经血管粘连以及藏匿于颅底隐蔽角落的肿瘤。如果放弃切除这一小部分肿瘤,手术时间会大大缩短,安全系数会大大增加,医患关系会更加“和谐”,但肿瘤复发这种短期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险却只能由患者默默承担。而要全切肿瘤,就需要医生极其细致地将肿瘤一点点地从粘连的血管神经、脑组织上剥离,把藏匿于隐蔽角落的少许肿瘤暴露出来切除干净。也许从肿瘤体量上讲,这部分难啃的骨头不足肿瘤总体的5%,却需要具备比另外95%更为高超的技术、胆略和担当,把这个过程比作刀尖上的舞蹈一点也不为过。这个阶段,既考验医生的技术、耐心、体力,也考验医生的良心。此时鲍主任已将肿瘤主体绝大部分切除,但仍有少量肿瘤藏匿于专业术语称作“麦克氏腔”的隐窝内,显微镜下根本无法直视,必须用微型磨钻磨除周围的骨质,才能暴露出这部分肿瘤。这好比一个房间,肿瘤主体位于客厅,但有少部分肿瘤通过幽长狭窄的通道钻入其他房间,而要暴露、切除这部分肿瘤,必须拆除通道周围的墙体。但在距离小脑表面深达10厘米、宽仅1厘米的血管神经密布的狭小区域,要安全地“舞刀弄钻”,谈何容易?现在手术接近尾声,同时也是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刻,鲍遇海主任手持长约10 厘米的微型磨钻,避开横在手术野内的一条大静脉(岩静脉), 打算磨除遮挡残留肿瘤的骨头,而旁边就是支配眼球活动的外展神经、动眼神经以及管理面部表情和听力的面、听神经,骨头的深处就是颈内动脉和颅内大血库——海绵窦,真是步步有风险,每一个操作都极其关键。此时的手术室,呈现出一种特有的静穆,主刀和助手之间、医生和护士之间不再有语言交流,有的只是默契,各种仪器的“嘟嘟”声、“吱吱”声和“沙沙”声此起彼伏。在现场观摩的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和护士都屏气敛声地盯着手术显示屏,生怕发出一点声响都会影响鲍主任操作的稳定性,损伤神经血管而酿成大祸。鲍主任表情专注,像一位镇定自若的将军,时而微型磨钻,时而双极电凝,时而显微剪刀,一板一眼, 有条不紊,小心翼翼地剥茧抽丝,直到磨除最后一块骨头,切除最后一块肿瘤,烧灼最后一块硬膜。“OK!肿瘤全切!病人预后应该不错,手术结束!”鲍主任双眼离开显微镜,长出一口气,如释重负,兴奋地对大家说。他的表情由凝重恢复了轻松,口罩上方的眼睛闪烁着熠熠的光辉,就好像刚刚打完一场胜仗。此时的钟表,已经指向了下午3 : 40,距离助手梁建涛提醒鲍主任的时间又过了70分钟。这是与患者预后休戚相关的70分钟,如果没有这70分钟,虽然患者的肿瘤切得也比较干净,甚至磁共振复查都不会发现这一小块隐蔽的肿瘤,但有这块肿瘤,复发就是迟早的事。在医患关系不甚和谐的今天,鲍主任仍然做得这么义无反顾,无疑是对医者仁心、 爱心和良心的一种诠释、一种坚守。术后两个月,大刘术前的面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他又重返岗位,乐呵呵地继续他的司机工作了。如今大刘术后已经六年了,他每年都会来复查,肿瘤迄今为止没有复发的迹象。鲍主任从没对患者讲过术中那70分钟的惊心动魄。这个手术策略的选择,对于鲍遇海主任而言,就和吃饭、呼吸一样自然而然—— 可能他也不大记得了。二、手术时,我一直把他当作我的儿子一天上午11点,鲍遇海主任没等梁建涛医生邀请,就早早来到手术室。鲍主任和梁建涛在一起工作已有十余年,他非常了解自己弟子的成长历程,对弟子能独立做哪些手术、复杂手术能安全做到哪一步了如指掌。今天,鲍主任不请自到,是为了一个陌生的孩子,一个16岁就患有“巨大听神经瘤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的孩子,一个手术风险极大、术后面瘫 概率极高的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小李。小李今年16岁,来自山西太原,正在读高二,一米七六的个头儿, 阳光帅气,仍显稚嫩的脸庞棱角初现,言谈举止得体礼貌,属于很有教养、很招人喜欢的那种,平时喜欢打篮球、游泳,学习成绩也很好。小李的听神经瘤最大直径5厘米,严重压迫脑干、小脑和四脑室,并出现梗阻性脑积水,是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近些年300例听神经瘤中年龄最小、肿瘤体积最大的病例。追问病史得知,他的症状仅仅是近年来的左侧耳鸣和听力的稍稍下降,小李自己和父母都以为是游泳时耳朵进水所致,没有过多理会——这也不能怪没有医学背景的父母,谁又能把活蹦乱跳的孩子和颅内肿瘤联系在一起?直到11月底,小李左耳听力减退影响到听课,才引起了父母的重视,他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头部磁共振检查。小李是独生子,他的父母都是70后,已经四十出头,虽然国家已全面放开二胎,却不可能再生育孩子。小李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 妈妈的心肝宝贝,自从小李查出患有巨大听神经瘤,全家人犹如天塌地陷,六神无主。急切的小李父母拎着片子四处求医,省城各大医院、北京各大医院转了个遍。一圈下来,他们对孩子的病情、治疗方法及可能的预后已经基本了解。各大医院的说法差不多:肿瘤是良性的,首选手术, 但肿瘤体积很大,风险很大,肿瘤切不干净或面瘫的概率很高,要有各种思想准备。尽管手术切除听神经瘤已经有120年的历史,尽管神经外科进入显微时代已有60年的历史,尽管肿瘤全切以及面神经功能保留已经成为全世界听神经瘤手术的共识,但具体到小李,放眼全世界该领域的优秀医生, 能同时做到这几点的可能性应该不会高于50%。这意味着肿瘤手术很有可能切不干净,或面神经损伤导致术后面瘫,或既切不干净还会面瘫,更别说还有极端的致残致死的小概率并发症了。查房时鲍主任满脸慈爱地看了一眼孩子,小李比鲍主任的儿子略小,看见和自己孩子几乎同龄的患者,同样为人父母的医生总会不由自主地换位思考。当看到小李的磁共振片子时,鲍主任先是惊愕,随即又平静地说:“按半坐位手术准备吧,另外,给孩子预约个脑血管造影。”“伯伯,我的手术难度大吗?手术完了我啥时候能上学?”孩子怯生生地问鲍主任。鲍主任怎么忍心告诉孩子他将可能遭遇的各种劫难呢?他拍了拍小李的肩膀,顿了顿,轻松地对他说:“没大事,你的脑袋里有个良性肿瘤,做完就没事了,休息一段时间就可以继续上学了。”对于一个16岁的孩子而言,将手术风险如实相告,似乎有点太残酷。鲍遇海在手术中一般来说,听神经瘤的血液供应不是很丰富,而小李的听神经瘤如此巨大且没有囊变坏死,高度提示肿瘤里有丰富的血管。果然,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颈内动脉、椎动脉、颈外动脉同时向肿瘤供血,这意味着术中出血会多,止血困难,手术难度和风险陡然增加,危险重重。鲍主任为小李选择了一个特殊的、国内神经外科很少有人用的手术体位——半坐位。也就是说,小李不是躺在手术台上,而是在手术台上半躺半坐。这个体位的好处是脑牵拉轻,出血少,肿瘤和正常神经血管的界面比较清晰,有利于全切肿瘤同时保留神经功能。德国的Samii教授迄今为止已经做了4200例听神经瘤手术,均采用半坐位手术体位,手术效果非常好,不敢说后无来者,但最起码前无古人。不过,这个体位也有弊端,主要是术中可能发生静脉气栓,所以需要一个专门的麻醉团队来保驾护航。另一个弊端就是术者需要把双手高举过双肩来完成手术,比常规的卧位手术更辛苦。但对于小李这样的困难手术而言,采用半坐位,明显利大于弊。经过一天的鏖战,四位医生、四位护士、三位麻醉师和两位电生理监测师通力合作,终于为小李全切肿瘤,而面神经完好无损。鲍主任举着双手在台上连续手术三个半小时,这个工作强度对他而言近年来已经很罕见了。手术结束后,鲍主任很兴奋——尽管辛苦,但治愈了疾病,挽救了一个孩子,辛苦也非常值得。鲍主任认真地对梁建涛说:“这么大的听神经瘤,假如术中面神经损伤,孩子术后面瘫,尽管遗憾,但全世界的神经外科医生都不会责怪我,因为太难了。但我尽最大努力不留遗憾, 我内心是把他当作我的儿子来看待的。”鲍主任说这话,梁建涛打心眼儿里相信,在一起工作十多年,他太了解鲍主任了。术后当梁建涛把情况告知小李的父母时,他们的激动和高兴可想而知。他们噙着眼泪,握着梁建涛的手,语无伦次地说:“谢谢谢谢……”宣武医院的病房管理采用探视制,而非陪护制,所以小李的父母直到术后都没有见到鲍主任,他们向梁建涛请求,希望能见见鲍主任,当面跟鲍主任说声“谢谢”,感谢鲍主任救了孩子,救了他们一家。梁建涛非常理解,并答应了他们的真诚请求。对他们而言,这声“谢谢”满含真情,发自肺腑;对鲍主任而言,他劳苦功高,理应得到这声感谢。三、良心的自责鲍遇海主任类似这样过五关斩六将的手术不计其数,以至于每天凌教授问起鲍遇海手术情况时,总会得到一个“excellent”(非常好)的回答,凌教授也习以为常了。但2009年的一个手术,却使凌锋教授非常难过。老石是位老师,59岁,他因“嗅觉丧失两年,记忆力减退三个月” 而入院,磁共振检查发现“巨大嗅沟脑膜瘤”——一种位于大脑额叶下方、 很有希望治愈的良性肿瘤。老石的肿瘤直径约5厘米,肿瘤周围有广泛而严重的脑水肿,这个水肿恰恰成为老石日后走上不归路的主要原因。当天手术过程顺利,肿瘤被彻底切除,出血600毫升,自体回输300毫升,未输血。术后四小时,老石思维完全清晰,回答问题切题,四肢活动正常。术后第一天早上,老石出现嗜睡,头部CT复查显示手术区有不足30毫升的小血肿,中线移位不明显。经治疗组讨论后,先行脱水治疗,如病情加重再考虑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手术。保守治疗四小时后,患者意识完全清楚,当天病情持续稳定。术后第二天早上6 : 30,老石意识变差,呼之不应,随即右侧瞳孔散大。急诊行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尽管术后 CT 复查显示血肿清除彻底, 减压范围也很充分,但脑水肿仍有加重趋势,老石仍没有清醒。术后第三、四天,脑水肿像脱缰的野马难以控制,颅压不断升高,超声检查显示脑血流呈震荡型频谱,说明血液已经无法进入颅内,老石陷入深度昏迷。术后第九天,虽经二次手术和全科上下的积极抢救,老石终因弥漫性脑肿胀、脑疝晚期,不治身亡。看着一个生命在眼前逝去,拼尽全力仍然无力回天,对生命一向高度敬畏的主刀医生鲍遇海陷入深深的挫败、自责和歉疚……同时,原本像朋友一样的家属一反术前的亲切,找来一批肆无忌惮的职业“医闹”,高举“杀人医院、杀人医生”的标语封堵宣武医院大门, 对医院、医生肆意谩骂、诋毁,逼迫医院给个说法。内忧外患中,鲍主任遭遇了职业生涯的寒冬,他一度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医学失去了信心,对人性也失去了信心……家属和“医闹”的纠缠让他无心上班,也无法上班,他把自己封闭在家里。有一天晚上,梁建涛去家里看望鲍主任,他的状态让梁建涛吓了一大跳:头发凌乱,胡子拉碴,面色灰暗,眼睛血红,神情黯淡而绝望,才几天光景,鲍主任就几乎没了人形。鲍主任的爱人揪心地说:“梁子,你快劝劝老鲍吧,他不吃饭不睡觉已经四天四夜了,他真的快要疯了……”鲍主任的“颓废”除来自家属和“医闹”的外部压力外,更多的是来自内心的自责和自我折磨。“我真太自信了。我当时认为,我能顺利完成老石的手术,不存在未知的‘黑箱’。”后来,通过查阅文献,鲍主任发现就连世界著名神经外科顶级专家做这种手术都会有5%的死亡率。这个数字是由恶性脑肿胀造成的,目前医学还没有办法解决,但事前他并不知道,这种“无知”令他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原谅自己。“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的不完备性给别人造成了痛苦,这也导致了我对自我品格的否定。归根到底,是在与人互帮的过程中,我做得不好,我没有做到对知识的全面把握和对自己能力的诚实判断,这才是最痛苦的。”一向自信的鲍主任,无法面对病人家属,无法面对手术结果,更无法面对自己。那是鲍主任一生中最大的心灵磨难。人的自我折磨是最要命的。医生都是怀着“悬壶济世”的情怀来学医的,当病人的生命在你的手上逝去,无论怎样都会无限痛心!你恨不能时光倒流,恨不能从头再来,恨不能在无人的地方大哭一场,让悔恨的泪水洗刷自己的错误。但这又有什么用呢?无人是不犯错误的,关键是我们如何认识错误和尽量避免错误。人的生命就像一个小宇宙,未知的地方太多!我们对一个知之甚少的生命做处置,犯错误的概率该有多大!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也许多年之后会被认为是错的或无用的。就像100年前美国医生用放血疗法治疗感冒的华盛顿,今天看来似乎非常可笑,而在当时却是一群“御医”共同认可的方案,他们非常认真地放了一次又一次,直至放出4000毫升血液,导致华盛顿死亡。既然如此,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如此执着地守护病人,如此殚精竭虑地研究治疗的策略?因为至少目前以我们的知识和技术还能缓解一些病人的痛苦、延长一些病人的生命,我们还在努力从每一个病人身上摸索、总结出更好的经验和办法去帮助更多的人。人类是在不断的试错中发展前进的。前提是,我们要有科学的准备,有符合伦理的设计,用心地投入探索。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悲悯之心,解众生之苦,这是医者的最高意义。他们可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可以“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何等的大义啊!每一个医生都不是神,都有过或多或少的失误和过错。有些人可能认为,你们医生学的就是医,你们不懂谁懂?殊不知,医生们所学的医学也只是千百年来人类总结出的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体会和经验,相对于极其复杂的人体,只能说是沧海一粟。千万个不同的人有千万种不同的情况,所有的治疗方法都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可能照搬于所有人。个体化的判断和诊治要靠每个医生在临床实践中认真琢磨和总结,有时甚至要以生命为代价。凌锋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她亲自处理的医案。一位脊髓血管畸形的病人状告上海的某家大医院,说他们误诊导致病人瘫痪加重。上海的一家电视台和一些律师对此事非常感兴趣,进行了调查和报道。他们去找治疗脊髓血管畸形的中国权威凌锋教授时,已经对赢得官司志在必得了。凌教授仔细了解了病人的整个诊治过程,发现医院并没有任何责任不明或态度不当,只是这种病太少见了,他们不了解,所以没有正确地诊断出来。凌教授对他们解释了医学的复杂性和未知性。她比喻道:天上的星星很多,天文学家也不能一一认全;地下的宝藏很多,考古学家也未能全部发掘。你们为什么不去告他们?因为你们知道这是不可能都解决的。人体跟宇宙一样复杂,所包含的秘密比地下宝藏还多,医生们怎么可能都知道呢?不知道就要吃官司,以后谁还敢当医生?更没人去研究人体和医学了,那人类还能繁衍进步吗?记者和律师都听明白了,他们取消了报道和诉讼。其实,在医生们的心里,正因为有济世救人的大义,才可能在每次失误后有痛彻心扉的煎熬和反思,这样的“自我折磨”是医学发展的另一种动力。老石的事件过去了很久,鲍主任才逐渐从这次事件的阴影中慢慢恢复过来。自此之后,鲍主任对自己的约束和要求更严格了。多年以后,当梁建涛成为主刀医生,在遭遇患者手术致残时,才体会到作为主刀医生的责任和压力,体会到主刀医生在病人遭遇不幸时内心经历的旁人无法理解的迷茫和痛苦,体会到鲍主任当年的孤独和绝望。为了做到手术更安全,把防范措施在手术前做得更完备,鲍主任给手下的年轻医生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没有完全了解一种病症,不能上手术台;每台手术,都要把国内外同样的病例拿出来进行比较,做好手术风险预案;要熟悉手术入路的来龙去脉、历史沿革;要对手术的局部解剖了然于胸;要对手术设备、手术器械的性能了如指掌;要在手术过程中做到行云流水、干净流畅。鲍主任说:“神经外科手术,客观的评价标准很容易做到,但多数时候,好医生要超越标准。选择什么样的策略,做到什么程度,决定在什么时间停止,这一切都不在标准的流程之内,而全在术者的内心。”鲍主任说,医生的最高境界不是“合格手术”,而是“良心手术”。四、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不同的视角,往往会看到不同的世界。下面原汁原味地引用患者家属的一封感谢信,来探讨家属是如何看待疾病、看待手术风险、看待医护人员每天工作的,以及在 看病过程中,家属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尊敬的鲍遇海教授、梁建涛主任:我是患者李XX之子,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母亲及我们全家向您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三病区全体医护人员致以最衷心的感谢!我的母亲罹患颈静脉孔区良性肿瘤住院治疗已有月余,幸得两位主任亲率医疗团队精心救治,现在已经能够下地走动了。在母亲住院期间,我有幸目睹了鲍教授会同医疗团队几度研讨治疗方案的科学严谨和决绝果敢,体会了梁主任讲解病情及治疗方案时的热情耐心和坦诚负责,感受了曾大夫及病区医护人员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体贴和谆谆教诲,我深为我的母亲能够在异地他乡得到如此精心的救护而庆幸!你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真诚诠释了当代医者的操守和良心,处处都让我们从心底里感到放心!我的母亲在长治市和平医院被检查出患有颈静脉孔区肿瘤时,瘤子已经有3厘米大了,由于所处的位置极其凶险,几乎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不认同手术治疗。尽管症状表现还不明显,然而讳疾忌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我瞒着家人把诊断结果传给了我的高中同学、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刘晓东,没想到他第一时间就向我推荐了他的老师鲍遇海教授。鲍教授是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颅底组主任、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颅底专业组委员,对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极其擅长。这无疑让我的心中燃起了希望。初见鲍遇海教授,是在周一上午的专家门诊。鲍教授接过片子仔细看了一遍,斩钉截铁地说:“必须手术!”短短的四个字,彻底打消了我们想寻求保守治疗方案的念头!母亲今年已经61岁,说实话,一开始我并不希望她再承受手术之苦。或许是看出了我的疑虑,鲍教授开玩笑说:“还年轻嘛,可以手术,能切干净!”听了鲍教授的话,我多少感到一些安心,并报之以憨笑,算是答谢。“你是儿子吧?怎么不说话?住院吧!”鲍教授一边冲我说话,一边让旁边的美女大夫帮我们开好了住院证。我一向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即便是向鲍教授当面求诊,也不知道该问些什么。接过住院证,我才讷讷地问了一句:“多久能住院?是您主刀吗?风险大不大?费用大概多少?”鲍教授肯定地说:“半个月。肯定是我来做。风险嘛,30%!费用6万—7万元。你需要回去咨询当地医保部门办理转诊。”短短的问诊过程,我看得出鲍教授是一个自信果断、干脆利索,却不忘时时为他人着想的人!接到医院的入院通知是一周以后。能这么快住进一床难求的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病房,自然少不了梁建涛主任从中安排。梁主任是山西介休人,也是刘晓东的老师,自始至终我没少给梁主任添麻烦。记得梁主任第一次给我讲解病情时,我着实被吓了一跳!在谈到术后可能出现的病情加重反应时,我真的担心母亲术后也会出现切开气管、插胃管及神经功能障碍等难以接受的情况,甚至一度产生了放弃手术的想法。因为我知道母亲的手术是非常困难的,术中术后会出现什么情况谁也无法预知。告知家属手术风险是医者的责任和良心,然而作为家属,我们所希望的却永远是风险之外的所有美好的结果。正当我踌躇不决的时候,收到了梁主任发来的一条短信:“首先,这个区域的手术,术后有可能需要切开气管、插胃管,大概有30%的可能;其次,你妈妈的手术肯定需要做,这个是没有争议的。换作是我的家人或朋友,我会选择手术!”寥寥数语,如醍醐灌顶,解开了我的心结。作为病人,我们如果不相信医生、不依靠医生,那还有什么人可以相信和依靠呢?于是,我果断回复:一切听从您的安排!接下来,等待手术的时间是漫长的。一系列的术前医学检查,磁共振、CT、血管造影、病灶栓塞……手术方案也几易其稿。尽管等待的时间是非常难过的,但我能理解,作为医生的你们,所付出的心血又何止这些!我永远不会忘记,手术前一天,鲍教授带领全科医护人员放弃休息共同研讨我母亲的手术!从早上 8 点入手术间到深夜12点出来,我母亲在手术室整整待了16个小时!16个小时啊!我难以想象鲍教授、梁主任和你们的医疗团队付出了何等的努力和艰辛!不知何故,在等候手术的过程中,我没有丝毫担心,反而异常平静,或许这都源于你们术前的充分准备和对你们精湛技艺的高度信任吧。鲍教授是晚上7点半走出手术室的:“危险的地方都取干净了,梁主任在切除剩余的部分。”看着鲍教授下楼梯时疲惫的身影,感激的我竟无从开口!晚上10点多,梁主任下手术:“瘤子都切干净了,曾大夫他们在关颅,大概还要1个多小时。今晚在 ICU,不出血就没问题,再等一下吧。”梁主任是穿着工作服走下楼的,我想去送,梁主任没让。凌晨0点4分,我母亲从手术室出来转入ICU病房,直到都安顿好以后,曾大夫才离开。我感觉得到,他真的太累了!我母亲转入普通病房是手术后的第二天下午。进入普通病房后,所有的监护仪器竟然统统没有再用。她看上去精神尚好,手术出乎意料的成功!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我母亲的恢复情况一天好过一天。鲍教授、梁主任也特别关照,每天都会到病房来查看。由于医院规定了家属探视时间,我能见到你们的机会并不多,然而从母亲的口中得知,尽管你们听她用方言交流非常困难,但是你们的脸上从不缺少让人舒心的微笑!有一次,鲍教授还不知从哪里找了一块蛋糕给她,让她填了填由于我的疏忽而挨饿的肚子……还有几天就要出院了,真的想写一些感激的话,但生来的笨拙让我不知从何写起。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祝愿鲍教授、梁主任和神经外科三病区的全体医护人员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全家幸福!谢谢你们!在此,特别感谢鲍教授专家门诊的腼腆美女小赵大夫、护士站的知性美女韩蕴芳护士、病区门禁的胖大姐、护工杨师傅和护士站那些我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的白衣天使,谢谢你们!如果有朝一日你们到山西长治游玩,记得一定知会我,给我一个略尽地主之谊的机会。谢谢你们!患者家属:王X 2018年1月16日古今中外,在病魔面前,医学从来就是渺小的,医生更是渺小的。 尽管我们都希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都希望医生能轻而易举地降服病魔,但事实并非如此,有时甚至恰恰相反。“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位患者一波三折的诊治经历,也许恰好能说明疾病的复杂性和医学的不确定性,也能体现医护人员在病魔面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和为患者安全而“全力以赴,尽善尽美”的努力。患者的疾病是颈静脉孔区肿瘤,而且肿瘤同时波及颅内、颅外和颈部,属于该区域肿瘤最复杂的类型。颈静脉孔区位于颅颈交界处,位置很深,神经血管密布,是颈内动脉、椎动脉、颈内静脉等出颅、入颅的“交通要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若血管损伤,则生死攸关。除大血管外,此区还密布着负责发音、吞咽、头部转动的舌咽、迷走神经和副神经以及负责面部表情的面神经。若神经损伤,就会吞咽困难、咳嗽无力。为防止食物误入气管,引发肺部感染,就可能需要插入胃管、切开气管。 因此,颈静脉孔区是神经外科手术的又一雷区。入院前,疾病诊断首先考虑的是比较常见的神经鞘瘤,这是一种供血不丰富、界限比较清晰的肿瘤,相比该区域的其他肿瘤,是医生最愿意处理的一种肿瘤类型。但入院后脑血管造影显示,肿瘤血供非常丰富,瘤内血管张牙舞爪,肿瘤俨然成了个大血球,疾病诊断变成了颈静脉球瘤。这是一种更为罕见(人群发病率仅为一百三十万分之一)但其侵袭性的生长方式又酷似恶性肿瘤的良性肿瘤。所谓侵袭性生长,就是肿瘤生长所向披靡,遇到骨头破坏骨头,遇到血管破坏血管,遇到神经压迫神经,根本不存在清晰的边界。这使得原本就困难、复杂的手术变得更加困难、更加复杂,手术风险陡增。患者家属所言的“几度研讨治疗方案”、“手术方案也几易其稿”正是面对疾病诊断发生变化而做出的应对策略。此时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亚专业齐全、技术全面、各专业组精诚团结的优势派上了用场,血管病专业组的胡鹏副主任医师、洪韬副主任医师为患者做了非常精确的肿瘤栓塞,将张牙舞爪的供血血管逐个堵住,为手术扫清了障碍。颈静脉球瘤属于罕见疾病,年轻医生、护士知之甚少。为了系统掌握这种疾病,同时保障患者安全,鲍遇海主任不仅要求手术小组全面学习,还组织颅底组全组医生、护士讨论汇报。2018年1月7日,手术前一天,正好是个星期日。鲍主任虽然对此部位的解剖已烂熟于心,但神经外科是一个作战团队,任何人任何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结果,他不允许这种疏漏发生在病人身上。所以上午10:30,他就带领大家到颅底解剖实验室,把自己的手术方案在尸头标本上全程模拟了一遍,从切口大小、肌肉分层处理、骨质磨除范围到颈静脉孔和颈部血管神经的显露,等等。这不仅让所有的助手了解了手术意图,同时也做了很好的教学示范。鲍主任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师,他总是毫无保留,倾囊相授。平日里,只要有几瓶啤酒“伺候着”,他就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上五六个小时。学生们特别喜欢听鲍主任讲课,不管什么时候,周末或假日,只要是鲍主任开讲,就有人早早占好座位,买好啤酒恭候着了。当天下午2点开始,由梁建涛代表手术组向颅底组的全体医护人员(包括进修医生、研究生)全面复习了颈静脉球瘤的自然病程、症状体征、影像学特点、肿瘤分型、手术要点、术后管理等。颈静脉球瘤是神经外科和耳鼻喉科共同管理的疾病,因此主要参考书目包括世界著名耳鼻喉科大师——瑞士的 Ugo Fisch、意大利的 Mario Sanna 以及世界著名神经外科医生、德国的Madjid Samii 关于颈静脉球瘤的著作,还有美国的Al-Mefty和日本的Fukushima对颈静脉球瘤的论述——遇到不熟悉的疾病, 鲍遇海教授要求大家一定系统阅读经典的英文原著和最新的英文文献,鲍遇海在讲课这是颅底组不成文的规定。然后,大家又一起仔细研判了患者的CT、磁共振及脑血管造影,对第二天的手术做了详细的预案。学习、讨论一直到下午6点,大家一起吃了晚饭后,又回到解剖实验室,由助手们继续模拟第二天的手术细节,并不断提出问题请鲍主任解答。就着这个手术,所有的助手和学生都上了一堂精彩的理论联系实战的课。这堂课一直上到晚上10:30,大家都意犹未尽!手术模拟结束,梁建涛刚刚回到家里,就接到鲍主任打来的电话,说他刚刚找到美国Rhoton教授团队关于颈静脉球瘤的一个手术录像,要求梁建涛晚上必须观摩、学习、理解。此时已是晚上10:52,梁建涛非常了解鲍主任对技术细节和病人安全近乎苛刻的要求,于是打车返回医院,复制了录像资料,回家把这个时长29分27秒的手术录像仔细观摩了两遍。上述感谢信中所言“手术的前一天,鲍教授带领全科医护人员放弃休息共同研讨我母亲的手术”,家属可能只是看见大周末的一群医生、护士在实验室内讨论他母亲的病情,但对于医护人员就这例手术所进行的深入研究和理论学习、手术模拟、录像观摩等细节却无从知道。高超的医生是怎么炼成的?有人说,外科医生是踏着病人的尸体走过来的。鲍主任特别反对这样的说法。尽管“失败乃成功之母”,手术经验是身经百战积累而成的,但谁愿意做经验的垫脚石?谁不愿意让高手执刀、一举成功?那年轻医生又怎样培养?医学事业该怎样既减少对病人的伤害又能高速前进?鲍主任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力图利用各种机会,从术前的查阅文献、实验室模拟、案例分析到术中讲解、手把手带教等,来教育和训练年轻医生,甚至半夜的急诊也随叫随到,从摆体位到手术的每一步骤都悉心指导。所以别看他不满意时也会大发脾气, 但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他。做手术好比行军打仗,有了前期的理论学习、实战模拟,到了手术台上,一切就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因为所有的手术细节都在他们的预判之中,手术尽管漫长,却会非常顺利。大概“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也适用于外科手术。术后,患者意识清醒,四肢活动正常,发音、吞咽、咳嗽、排痰功能和术前没有多大差别。为了安全,也为了患者能够避免留置胃管、切开气管的痛苦,医生、护士需要严密观察、精确评估患者的上述功能,既不能过左,也不能过右。家属所言:“鲍教授还不知从哪里找了一块蛋糕给她,让她填了填由于我的疏忽而挨饿的肚子……”其实鲍主任是在通过让患者吃蛋糕来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以决定是否需要留置胃管。而家属这一天真烂漫的解读,在医患关系不甚融洽的今天,是对医生最美丽的误解。鲍遇海在实验室五、可性命相托的医者病人家属经历了手术选择的举棋不定、左右为难,经历了治疗过程的一波三折、峰回路转,经历了一路走来的痛苦煎熬、漫长等待,从一知半解到性命相托,这是怎样的一个心路历程?其实医患之间知识的绝对不对称,是造成这种煎熬的主要原因。病人除了相信医生,别无他法。但病人怎样才能相信医生以至于能以性命相托呢?资深记者凌志军曾写过一本《重生手记》,记录了他五年来四处求医、 战胜疾病的历程,其中有许多医生与他的谈话。作为一名记者,他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超强,文笔又好,点滴感受都可折射出深刻的道理。其中有许多体会是医生从自身的角度很难感受到的,凌锋教授认为这对科里医生们来说是一面很好的镜子,就特别请凌志军和他的爱人赵晓东一起来到神经外科做了一次人文沙龙,座谈“做一名值得托付生命的医者”,让大家对此有了深刻的认识。凌志军从病人的角度认为,让人真正信服的医生往往同时拥有以下九个特点:不自吹自擂。不贬低同行。不仅关注仪器检查结果,而且关注病人。只有那些最具慈悲心肠的人,才能始终不降低对病人的耐心和热情。只关心你的病,不关心你是多大官,不问你有没有名、有没有钱。对求医者一视同仁。不自以为是,坦率地承认自己也有不懂的地方。不模棱两可。言之有据。即使已经做出结论,也会特别注意那些不支持自己结论的证据,并根据新的证据迅速校正自己的判断。“做一名值得托付生命的医者”的沙龙海报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们把好医生的标准进一步细化:一个好的医生,不会炫耀自己的既往功绩,不会“店大欺客”,而是设身处地为病人分析病情。一个好的医生,不会只跟病人罗列所有的风险,而不去分析风险比例。一个好的医生,不会只为了免责而去交代风险,而是客观分析风险的可能,并做好各种风险的预防措施。一个好的医生,不会只用生硬的态度和生涩的语言去解释病情,让病人摸不着头脑,而是会用通俗的比喻让病人听明白,理解清楚。一个好的医生,不会只简单地用文献数字和工作规范去处理问题, 而是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做“私人定制”,既有规范路径,又有个体化医疗。一个好的医生,不仅要关心病人的生理和病理,还要关心病人的心理状况。不是让病人就诊后心事重重,惊慌失措,而是让他们心里踏实,能正确对待病情。一个好的医生,不会只是看片子和化验,而是“看病更看人”,重视病人的所有主诉和体格检查的所有发现。一个好的医生,不是只从自我的感觉来向病人交代病情,而是把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入情入理地帮助病人正确看待自己的疾病。一个好的医生,不会只以自己会什么治疗方法而向病人推荐什么,而是什么治疗方法最适合病人才推荐什么,哪怕是推荐去别的医院或找别的医生。一个好的医生,不会光说不练,而是有扎实的技术功底,对技术精益求精、力求完美。一个好的医生,不会像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做手术,而是经常剖析自己,反思手术过程,总结经验教训,触类旁通,见微知著。一个好的医生,不仅知道自己的专业,同时还了解其他相关专业,是一个会开刀的神经内科医生,懂耳鼻喉科的颅底神经外科医生,懂影像的神经科医生……说一千道一万,其实只有真正尊重病人、尊重生命的医生,才是病人可以以性命相托的人!说来有人可能不信,其实作为医生,最大的奖赏不是锦旗,不是感谢信,不是任何物化的东西,而是一个又一个病人的痊愈,是患者和家属发自内心的微笑。医护人员术前默默付出的种种努力其实都是为了这一点,这大概也是其他行业永远无法体会的职业成就感。本文来源:《用心》本文作者:鲍遇海责任编辑:李兴鹏来源:医学界企鹅号
2019-06-07
弘爱神经外科 “名刀”出鞘 引进国内一流专家,配备世界一流设备,开业之初已完成多例高难度手术
  鲍遇海主任(右一)带领神经外科团队查房。(本报记者 何炳进 摄)  在医学领域,神经外科堪称“塔尖”学科。医生在神经血管密布的脑子里动刀,如同钢丝上起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手术难度之大、风险之高可想而知。  正因如此,一个强大的神经外科,必须具备两大基础——拥有经验丰富、技术一流的医生,能帮助医生精准诊断治疗的一流设备。而这两点,厦门弘爱医院神经外科都已具备。  9月19日,厦门弘爱正式开业第10天,神经外科鲍遇海主任、姚一常务副主任共同主刀,开展了首例四级手术,20日又顺利完成第二例四级手术,患者年龄尚不足1岁。这两台高难度手术均动用了多学科综合诊治,是对医院整个外科手术管理体系的实战检阅。  “敢跳出体制来到这里的人,都有两把刷子,想干一番事业。我们都认同建发办医的理念:医学是人类互助的最高体现,办医院的终极目的不是赚钱,而要回归医学的本质,即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建发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配备了世界一流的设备。”在我国神经外科学界颇具声望的鲍遇海,对弘爱医院神经外科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要用最好的设备、最好的技术,为病人提供高品质服务。有这么好的团队和平台,踏踏实实地干,打造一流的神经外科,没有问题!”  本报记者 楚  燕  慕名而来  检察官带着法官来厦治癫痫  弘爱医院神经外科引进了一批知名专家,他们在全国拥有众多“粉丝”,不少人慕名“打飞的”来厦找他们看病。  王先生是检察官,去年,他专程来厦找癫痫外科专家姚一做手术。“此前听病友说姚一主任技术很好,但从检察官的角度来看,‘孤证’是不可靠的,形成证据体系才可信。于是我从多个渠道对姚一主任进行‘调查’,做了很多功课,最终选择来厦门。”  事实证明,王先生的选择是对的。去年手术至今,他的癫痫没再发作,恢复良好。此次,他陪着同城一名法官再赴厦门,又一次找到姚一主任。这名方姓法官多年来饱受癫痫折磨,辗转各地做了3次手术,仍未治愈。“对患者而言,这是背水一战,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姚一说。  9月19日上午,在厦门弘爱医院,鲍遇海主任、姚一常务副主任共同主刀,顺利将方先生的致痫灶彻底切除,术后其肢体运动功能无任何损伤。  弘爱医院癫痫中心由中国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抗癫痫协会副会长姚一担任主任,开展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诊断、药物治疗、生酮饮食治疗,以及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和神经调控治疗。他成功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功能区癫痫患者为2个月23天,半球癫痫综合征患者为4月龄,颅内电极置入,定位致痫灶患者为7月龄,而病程最长达40年。  勇摘明珠  精准实施颅底手术  在神经外科领域,颅底手术难度最大,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鲍遇海就是那个勇摘明珠的人。他师从世界顶级神经外科大师Samii教授,精通肿瘤、血管、颅底等多个领域,是神经外科全才。“80%以上的颅底疾病可以治愈,但是,颅底是所有神经血管进出之地,位置又很深,手术时对医生的要求很高,稍不留神,病治愈了,人偏瘫了!我们的目标是:既要治愈疾病,又要降低伤残率。”  由于颅底手术极富挑战性,目前国内仅几个大中心在常规开展。弘爱医院神经肿瘤颅底中心由鲍遇海主任医师担任主任,团队传承现代yasargil显微神经外科理念,运用先进设备,实施精准定位、精准切除。  鲍主任领衔下的弘爱神经颅底团队擅长颅底各部位复杂病变的高难度手术切除,其中听神经瘤手术水平位居国际前列。经鼻或经口内镜技术是弘爱神经颅底团队的另一特色,手术包括内镜下切除垂体瘤、嗅母细胞瘤、鞍结节脑膜瘤、颅咽管瘤、脊索瘤、舌下神经鞘瘤等,手术区域覆盖前、中、后及侧颅底,使过去创伤巨大的手术通过微创的内镜技术得以完成。对于复杂的颅内外沟通瘤,可以联合经颅显微外科手术以及经鼻内镜手术两种技术,兼顾肿瘤切除及神经功能的保护。  分秒必争  “一站式”服务脑血管疾病患者  脑血管疾病患者群体庞大,而且很多脑血管疾病治疗有时间窗要求,如脑卒中,需就近争分夺秒救治,越快越好,正所谓“时间就是大脑”。弘爱医院全力打造综合实力强劲的神经血管团队,对厦门本地百姓而言确实是一大福音。  神经血管团队由曾就职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介入中心的支兴龙主任任专科带头人,留学日本大阪国立循环器病中心医院、德国卡塞尔大学附属医院的赵强博士任执行主任。中心开展各种出血和缺血性脑脊髓血管疾病的手术及介入治疗,术中应用神经导航、ROSA机器人及神经内镜辅助,实现微创、精准治疗。还可通过复合手术(一站式介入手术+开放手术)完成各种高难度复杂神经血管病变的治疗。以Philips双C臂FD20复合手术室为基础,优化溶栓及血管内治疗流程,为急性脑卒中患者提供绿色通道及“一站式”诊疗。  以颅内动脉瘤为例,支兴龙擅长介入栓塞,赵强擅长开颅夹闭。对患者而言,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必要时,介入手术和开放手术相结合,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支兴龙还是小儿脊髓血管畸形专家,曾为1个月大的宝宝做过手术。小儿脊髓血管畸形手术很多地方没有开展。现在,患儿不用跑到北京等地,在厦门就能解除病痛。  赵强表示,弘爱配备的各种先进设备让神经外科医生如虎添翼。比如术中磁共振,能实时标记哪儿能切哪儿不能切,最大程度地避免误差,保护脑部功能区。  神经电生理  助力神外发展  神经电生理室由台湾儿童癫痫及脑电图专家林高民担任主任,开展了长程录像脑电图监测、脑电图判读、临床发作症状学分析、颅内电极宽频脑电采集分析、皮质皮质诱发电位(CCEP)等技术,为癫痫及癫痫综合征诊断、致痫灶定侧定位、癫痫持续状态抢救、癫痫治疗效果判断提供辅助。同时,还开展术中直接电刺激定位脑功能区、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颅内电极慢性电刺激等技术,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为各种危重症、昏迷患者进行持续脑功能监测,为治疗措施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林高民表示,厦门环境优美,习俗和台湾也相似,来厦门工作有一种亲切感,“希望能在弘爱医院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同时和大陆同行交流,学到新的东西。”  科室简介  神经外科  厦门弘爱医院的特色及重点学科之一,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肿瘤中心主任鲍遇海教授任科室主任,中国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姚一教授任科室常务副主任。首期开放床位62张,目前设立神经血管、神经肿瘤颅底、癫痫、神经重症、神经电生理等五个亚专业,全面开展神经外科各种诊疗及手术项目。  医疗团队来自海峡两岸,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临床与科教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科室配备Siemens Skyra 3.0术中磁共振手术室、Philips双C臂FD20复合手术室、Compumedics数字化宽频高清录像脑电-睡眠监测系统、ROSA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Natus术中32导电生理监测系统、Brianlab影像工作站及红外手术导航系统、Fiagon电磁手术导航系统、Storz神经内镜系统、Zeiss Pentero 900手术显微镜、Mizuho神经外科手术床、Smith & Nephew等离子刀、Integra超声刀等国际先进的神经外科检查、手术、监护设备。  专家简介  鲍遇海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肿瘤中心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脑血管病委员会委员和颅底肿瘤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总干事。《介入神经放射影像学》副主编、《显微神经外科学》(M.G.Yarsargil 著)《颅底外科学》(M.Samii, W.Draf 著)副主译。《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副主编、《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等杂志编委。专业方向:神经外科各类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以及颅底疾病。来源: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杨炜臻
2018-09-26
弘爱神经外科“名刀”出鞘
弘爱神经外科“名刀”出鞘,引进国内一流专家,配备世界一流设备,开业之初已完成多例高难度手术。
2018-09-26
厦门弘爱医院开业,数十学科带头人加盟
9月9日厦门开业仪式上,弘爱医院院长应敏刚介绍,弘爱医院重点从福建省外知名医疗机构引进医疗专家骨干人才队伍。
2018-09-13
鲍遇海:信马由缰,“我很享受挑战自己的过程”
寻访中国顶尖医疗团队 —— 本期人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神经外科   鲍遇海不得不承认,鲍遇海很“葛”。一开始,他拒绝与媒体接触,经过医院、科室同事的多次“劝说”,才勉强接受记者的采访,但反复强调:“千万别拔高我的形象,我就是我,一个外科医生而已,我的价值仅仅在于解决病人的问题。”“如果把我‘吹’得面目皆非,连我自己都认不出来,日后让老夫在江湖上还怎么混?” 诙谐的话语间,鲍遇海胡噜了一把自己的光头。“西北狼”成长史 从性格上来说,鲍遇海更像是个江湖侠客,敢说敢做,敢闯敢拼,信马由缰,快意恩仇。他说:“我很享受挑战自己的过程。”鲍遇海出生在福建,19 岁时,他独自从厦门游到鼓浪屿,中途脚抽筋,眼见就要沉入大海时,凭着求生的欲望游到了终点。“我那个时候就把自己想象成‘大西洋底来的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家喻户晓的美剧),硬是坚持到了最后。”鲍遇海笑侃,“要是没当医生,我现在或许是一个物理学家,说不定还能拿个诺贝尔奖”。他回忆,高中时,物理成绩几乎回回都是满分,高考前夕,已经有知名大学物理系向他抛出了橄榄枝。然而,由于父亲的拍板,他最终走上了学医之路。五年医学院的生活让他逐渐爱上了医学。毕业时,一身反骨、狂放不羁的他说服父母并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决定 —— 奔赴新疆医学院神经外科工作,这一待,就是 22 年。彼时,正值传统神经外科向显微神经外科发展之时,新疆广袤的大地给了鲍遇海充分自由生长的空间。在科主任的支持下,鲍遇海靠着解剖图谱和几盘不清晰的录像带,“自学”了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后来带着全科上下一起学习。那时,每准备进行一台新手术之前,他都会提前一个月组织大家集体阅读英文文献,每天随机点名抽查。至今他仍然认为,当医生“三天不学习,就可以拉出去‘枪毙’”。为了让大家更有效率,鲍遇海还想出了一个“损”招儿 —— 一个单词不会罚 1 块钱,如果不愿意罚钱,可以拿 10 个俯卧撑代替,当场兑现。“在学习的同时还能锻炼身体,反正都是为了他们好。” 说到这里,鲍遇海眯起眼睛,眼前仿佛又出现了 20 年前的画面,大笑不止。1995 年,鲍遇海第一次走出国门,前往日本札幌参加亚太神经外科会议。那时他才发现,原来世界神经外科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见过世面”之后,他暗下决心,要用 20 年的时间赶上世界神经外科的发展水平。没想到仅仅过了 5 年就达到了此前定下的目标,“我没有定下强制的时间表,奔着前进的方向,一步步走下去就行,回头看就会发现已经走了很远”。(鲍遇海摄影:阿拉斯加)在鲍遇海的带动下,新疆神经外科逐步完成了从传统神经外科向现代显微神经外科的全面转轨,鲍遇海也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逐渐成长为新疆神经外科的领头人 ——1994年他把选择性全脊髓血管造影及神经介入治疗引入新疆,开启了颈内动脉—海绵窦漏、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治疗及急性脑梗塞的超早期溶栓治疗。1997年他将远外侧(包括经髁)入路、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眶颧入路、扩大前颅窝底入路等颅底手术入路引入新疆。2002年他率先在新疆开展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2003年他首先引入颈动脉及颅内动脉支架术。2004年他复兴颅内—外动脉搭桥术,同时带头开展内窥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一项项“率先”见证了鲍遇海在新疆奋斗的足迹,并赢得了新疆神经外科界的尊重。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梁建涛 2015 年曾援疆一年,他赞叹道:“在新疆,天山南北、塔里木河两岸到处都有鲍主任各个民族的学生,他们至今提起鲍主任来,个个心怀感恩,满目虔诚。” 正因为鲍主任在艰苦环境中的坚持、努力及取得的成绩,在业内有“神经外科界的西北狼”之称。 “孟获”被擒记 在新疆 22 年间,鲍遇海曾任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神经医学中心主任、首批学科带头人、循证医学研究室副主任及 Yaşargil 显微外科培训中心副主任等职务……或许,如果没有时任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锋的大力游说,鲍遇海会一直扎根在新疆。在凌锋的眼中,鲍遇海理论扎实,技术过硬,能处理肿瘤、血管、颅底、小儿等各亚专业组的疾病,在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今天,是个难得的全才,尤其在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显微手术方面颇有建树。为了促成鲍遇海的顺利“转会”,凌锋先后努力了 12 年。鲍遇海笑称,这期间,凌主任实际从流程上调动就有两次。有一次,鲍遇海为了躲开凌锋,甚至在大会上提前半天开溜。直到 2006 年 8 月,鲍遇海终于“败”在凌锋的坚持之下,而最终说服鲍遇海这个刺头的,不是高职位,更不是高薪酬,而是凌锋教授的“野心”。彼时,宣武医院正在逐步筹建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INI),凌锋说:“CHINA-INI 的目标是从硬件、软件上,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神经外科平台,打造一支中国神经外科的特种部队,希望并邀请你来加盟。” 为此,鲍遇海抛弃了新疆的事业,开始在全新的天地打拼。凌锋曾开玩笑说是自己“三顾茅庐”请来鲍遇海这个“诸葛亮”;而鲍遇海则幽默地回敬了一句:哪里是“三顾茅庐”,根本就是“七擒孟获”!到北京后,鲍遇海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转移专业方向 —— 从脑血管病到颅底神经外科,颅底手术被称为神经外科皇冠上的明珠,手术难度可想而知。对此,鲍遇海丝毫没有犯怵,一方面,他在新疆已经操作过所有神经外科手术,基础还算扎实,另一方面,越难的事情,越令他兴奋。“当你觉得舒适的时候,就跟等死没有两样了。” 实际上,颅底与血管病相比,是有苦又累挣得又少,但鲍遇海一片坦然,“千金难买好心情,人这一辈子活的不就是个心情吗?”现在,鲍遇海既是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脑血管病治疗委员会委员,又是颅底肿瘤治疗委员会委员。(鲍遇海摄影:阿拉斯加) 捍卫医者尊严  22 年大西北的生活经历令鲍遇海本就直爽的性格更加犀利,面对患者,他从来都是单刀直入。但有时,也会被戳中心底那一片柔软。一对来自山西的张姓姐弟带着父亲前来就诊。几年前,曾检查出患上了垂体瘤和听神经瘤,但未及时接受治疗,拖到现在,双眼几近失明。鲍遇海直言不讳:“视力恢复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现在最要命的是肿瘤造成的高颅压是会要命的!” 看完患者提供的片子,鲍遇海一脸严肃,语气甚至有些咄咄逼人:“你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啊?当时查出来为什么不治。” 站在一旁的女儿被他问得很是局促,脸上夹杂着焦虑与愧疚,轻轻叹了口气:“我现在特别后悔当初……可是家里经济条实在是……” 原来,他们一家都是农民,动辄几万的手术费,实在令一家人捉襟见肘。知道原委的鲍遇海语气一下子软了下来,思索一会儿。“这样,你们回当地做手术吧,当地使用新农合报销比例还高一些”,说着,他在患者的病历本上写下当地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的名字和联系电话。“你回去和这位主任说,‘是鲍主任让我来的’,技术上有什么问题他们自然会和我联系的。”……年过不惑,鲍遇海依旧保有着一颗赤子之心。在他看来,人类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类的本性中,存在一种需要互相帮助也愿意互相帮助的美好本质,医生和病人之间正是这样一种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这是鲍遇海的处事原则,也是他遇事先为病人想的根源。以岩尖脑膜瘤的治疗为例,既可以手术切除,也可以放疗,也可以手术切除加放疗,到底如何选择呢?鲍遇海会这样做:这时,他会把自己想象成病人,先移情,试想他作为一个具有专业知识的病人,会如何选择;然后,他要跳出来,回到医生的角色,客观判断自己能把手术做到什么程度;第三是要和病人沟通,他毕竟不是病人,己所不欲并不等于病人不欲,病人的诉求是绝对要尊重的,所以要通过交流,进行对接;最后,一旦决定手术,就要凭良心做手术。鲍遇海平时不拘小节,但一遇到跟病人相关的事就会变得特别苛刻。在他看来,医生存在的根基在于人类社会对这个职业的信任,这种信任不是以个体形式存在的,而是一种群体的需要和信任。“因此一定要做到极致,通过我们的存在,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治疗,这是作为一个医生的尊严,一定要捍卫住。”做良心手术  (鲍遇海摄影:碧海蓝天)宣武医院 8 号手术室是颅底组的根据地。一进门就能看到左侧的墙壁上赫然贴着两张手术体位示意图:图上,病人头颈部直立,身体弯曲成一个U形……这正是鲍遇海团队近年来大力推行的听神经瘤“坐位”手术。“坐位”手术是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听神经瘤手术大师 —— 德国萨米(Samii)教授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与传统体位手术相比,实施“坐位”手术时脑脊液和血液借重力自行引流,术野很清洁,术者可以采用“双手技术”来分离瘤脑界面,非常有利于神经、血管和脑组织的保护。但“坐位”手术也有一个令全世界神经外科医生所担心的风险,那就是“空气栓塞”,因为头颅位置高于心脏几十厘米,空气可能会随静脉出血溢入静脉血管内。所以这种手术模式更要求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和护士在内的医疗团队各成员的团结互助、精诚合作,扬“坐位”之长,避“坐位”之短,提高肿瘤全切率,提高神经保留率,同时预防气栓发生率。手术台上,躺着一位 19 岁的双侧听神经瘤患者,左侧听神经瘤直径达 4 厘米,不仅蚕食了患者的听力,更影响了患者的平衡能力。鲍遇海举着双臂,灵活地操作着自己的“十八般武器”,行云流水地将颅内深处的肿瘤与脑干、血管剥离。花费近两小时,巨大的听神经瘤肿瘤被剥离下来,术后检查,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几乎没有影响。对此,鲍遇海曾经以他独有的风格开玩笑说:“坐位手术,初期是很累,慢慢适应了就好了。想当年,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顶画《创世纪》的情景,靠他一人之力,举着双手,用时三年多完成,一定比我累多了。” 患者术后极高的面神经功能保留率是带给鲍遇海团队最好的回报。“我们应该极尽所能不去侵扰肿瘤周围的组织,就像一个高超的小偷只拿走了所需的东西而主人还没有察觉”,在鲍遇海看来,“坐位”实施听神经瘤手术可以更好地帮助医生接近这个目标。鲍遇海的医学人文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体现在疾病治疗的每一个细节上。尤其是手术,兹事体大,绝不允许将就、凑乎。他要求年轻医生对手术入路的来龙去脉、历史演变要心中有数;对手术的局部解剖要了然于胸; 对手术设备、手术器械的性能要了如指掌;对手术过程要行云流水、干净流畅;对手术技术要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甚至对手术不同阶段所需的棉片大小也有极为苛刻的要求。全国各地来宣武医院学习的学员特别喜欢观摩鲍遇海的手术:庖丁解牛,行云流水,赏心悦目,既是专业的学习,也是视觉的享受,大伙儿把鲍遇海鲜明的手术特点称之为“鲍氏风格”。鲍遇海说,外科手术有时很难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医生选择什么样的策略、做到什么程度、用几成的功力、选择什么时候打住,全在术者内心,手术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良心手术”。医者与哲人 (鲍遇海摄影:金秋)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认为,医生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在同事眼中,鲍遇海“绝顶”聪明,很有悟性,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超强的学习能力,而且他的学习兴趣远不限于医学专业,历史、哲学、艺术……各种与医学看似并不相关的门类他都有所涉猎,比如他曾经应邀前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讲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他能给学生讲信手拈来的神经外科学,也能讲流行病学、统计学和科研设计等,还能如数家珍地讲解医学史、科学史甚至宗教史。科室内很多讲座活动的海报配图,大多由鲍遇海挑选审定,线条、构图无不透着哲学的意味。尽管如今在神经外科界,鲍遇海已经声名远扬,但曾经有一个病例却给他带来了深刻的反思,甚至自我否定。至今,鲍遇海的微信签名仍是“无知的人”。2009 年,鲍遇海接诊了一名嗅沟脑膜瘤患者,手术过程很顺利,但病人在术后因恶性脑肿胀去世。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鲍遇海,甚至令他远赴云南丽江“闭关”了几个月。原来,这一切只是源于他“过度的自信”。在这场难度颇高的手术之前,鲍遇海甚至还与这位身为教师的患者开着玩笑:“等做完手术你还能继续站在讲台上,以后还得麻烦你帮忙辅导我儿子呢。” 如此乐观的轻描淡写给了家属错误的信号。术后 8 小时,病人在醒来之后,随即陷入昏迷,CT 显示颅内恶性水肿加颅内血肿。事后,沮丧的鲍遇海把手术过程的光盘交给家属:“你们可以拿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去鉴定,如果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枪毙都行,我认!”。“当时我刚刚从脑血管病转入颅底,此前的顺利过渡给了我一定的错觉 —— 只要我有足够耐心,就能顺利完成所有手术,并不存在未知的‘黑箱’。” 后来,通过查阅文献,鲍遇海发现就连世界著名神经外科顶级专家做这种手术都会有 5% 的死亡率,这个数字是由恶性脑肿胀造成,目前医学还没有办法解决,但事前自己并不知道。这种“无知”令他在很长时间无法原谅自己。“如果我说了这个情况,患者去世,我不会自责。没有说是因为我因无知而傲慢。” 鲍遇海如此进行自我剖析,“我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的不完备性给别人造成了震惊和痛苦。这导致了我对自我品格的否定。归根到底,是在人与人互帮的过程中,我做得不好,我没有做到对知识的全面把握和对自己能力的诚实判断。这才是最痛苦的。”从那以后,鲍遇海变得更加谨慎甚至是严苛 —— 他要求手下的年轻医生,在对一个病症彻底了解之前不能上手术台;每次讨论病例,他总是会进行国内外病例的全面对比、并发症处理等综合探讨,一旦出现疑问,他就会立刻搬出一系列文献,为大家引经据典。遇到病情严重的病人,他会亲自与家属谈进行详尽沟通 —— 这其实并非他的辖内工作。“做手术,不是说技术过关就行了,必须把每个病症从发现历程、治疗方案发展史到目前治疗方案现状都要搞明白才行,只有理解这些,你才会知道这台手术的合理性。” 鲍遇海说,“目前涉及颅底的病只有百余种,还好,并不算太多。”11 月 4 日,随着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INI)的正式落成,鲍遇海再次谈起了颅底专业组未来的蓝图。“我们不追求以量取胜、以规模取胜,我们的目标是瞄准国际最高水准,稳扎稳打,把每一例手术都打造成精品。我们也希望 CHINA-INI 能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治疗,在这里得到除手术外的其它治疗,如放疗、化疗等。我们也愿意承担更多的神经科医师培训工作,提升中国的神经外科水平。毕竟只有一个超级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我希望在未来,人人都是英雄。”鲍遇海 - 小记鲍遇海是摄影发烧友,在他看来,摄影如同做手术,都是具有明确个人色彩的艺术。为了拍着一张令自己满意的图片,他会驱车数十公里,远离大众眼中的“标志性景点”,也会在凌晨低温的山顶等上6个多小时。“艺术的价值就在于独一无二,如果一张照片与别人有四成相似,那就毫无意义了。”鲍遇海拥有数个相机,无论价格高低,大多数都被他重新拆装过,对相机所有的功能和镜头的缺陷都了如指掌。他说,只有把器材完全搞清楚才能实现心中所想的画面。就像鲍遇海经常说的那样,“活得明白”已经成为他的座右铭,深入骨髓。医生档案鲍遇海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颅底神经外科组组长。兵器谱认证擅长治疗听神经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脑干肿瘤等疾病。简介同时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总干事,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肿瘤治疗委员会委员及脑血管病委员会委员。1984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医学系医疗专业。曾在卫生部北京医院介入神经放射中心、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总院和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进修介入神经放射学及显微神经外科。担任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颅底肿瘤治疗委员会委员及脑血管病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副主编、《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委、《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等职务来源:大医生兵器谱
2016-11-03

立即预约

长按图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