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肺一边一种癌症?结果出来了...怎么办
袁先生,今年68岁,“咳咳咳”,连续咳嗽一个多月,而且每次咳嗽都发现痰中带有血丝……袁先生自觉大事不妙,立即来到厦门弘爱医院胸外科就诊。
对于咯血,胸部CT是最常规的第一道检查。胸外科的韩开宝主任对着CT却陷入了沉思...CT显示袁先生两侧肺都长了肿块,而且都长在肺的根部,靠近心脏大血管。
越是经验丰富,需要考虑的问题越是接踵而来。这两侧的肿块,是肿瘤吗?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是同时长出来的,还是一侧先长出来,再转移到另一侧?是早期还是晚期?
可以手术吗,还是要先化疗或其它药物治疗?手术先做左边还是先做右边?如果同时做能受得了吗?如果用药物治疗,要用什么药?化疗?靶向药?免疫药?同一个药对两边的肿瘤能都有效吗?
考虑到种种可能性,结合袁先生的自身情况,韩主任让其办理了住院,并在当天下午先安排了一项重要检查——支气管镜活检。
考虑到袁先生的特殊性,韩主任准备了两套支气管镜和活检钳。检查左边的肺时用一套支气管镜,夹到肿块后就退出来,绝不碰到右边的肺。检查右边的肺更换新的一套,绝不粘到左边的肺。完全避免了两肺肿块组织互相污染,影响病理化验结果。
病理化验结果显示:左上肺鳞癌、右上肺腺癌。说明两肺的肿瘤是各自长出来的,不是转移的,而且性质还不一样。
这个结果也应证了韩主任对支气管镜检查的严控要求,并非小题大做。如果操作时不小心导到两肺肿块组织互相污染,分不清楚哪边是鳞癌,哪边是腺癌,或者两边同时有鳞癌和腺癌,将严重影响后续的治疗,甚至导致治疗失败。
根据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医学上又将肺癌分为肺腺癌、肺鳞癌、小细胞癌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肺癌,癌细胞的“性格”和“行为”也不同,治疗的方案,甚至用的药也大不相同。肺癌常见,可是双侧、同时、不同性质的肺癌并不多见,袁先生可谓祸不单行。
明确了肺癌的类型,随之需要确定肿瘤的分期,早期和晚期的治疗方案自是大不同。
经过进一步的PET-CT检查,清楚的显示袁先生双上肺中央型肺癌,伴双侧肺门及右侧纵隔第4组淋巴结转移。结合其它检查,最终诊断为:左上肺鳞癌Ⅱ期,右上肺腺癌Ⅲ期(肺癌从早到晚共分4期)。
诊断清楚了,该如何处理呢?韩主任立即启动了肺癌多学科会诊(MDT),召集了胸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CT影像科、PET-CT核医学科等肺癌相关专科的专家,共同讨论治疗方案。
对于双侧、同时、不同性质的中晚期肺癌这种特殊类型的疾病,医学上并没有现成的治疗指南和方案。因此,综合不同专业专家的经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即是每个医院最高医疗水平的体现,也是决定患者最终治疗效果的关键。
专家们提出了三个治疗方案:
1、完全内科治疗,靶向治疗,放化疗或免疫治疗。
2、先药物治疗,肿瘤退缩后再分次行左肺右肺手术治疗。
3、左侧肿瘤分期相对较早,通过手术完全清除的概率较大,右肺肿瘤粘在大血管上,手术难度大且有可能残留,先行左侧肺癌根治术,术后2-4周开始药物治疗右肺癌,肿瘤退缩后手术。
经过激烈讨论,参考国内外最前沿的研究结果,最终专家们一致同意采用第3个治疗方案。
和袁先生一家人充分说明了病情的复杂性和准备采取的治疗方案后,袁先生一家给予了完全的信任:“我们来弘爱就是相信你们,有这么多专家给我们会诊,足见你们对我们的重视,只要是你们认为最好的方案,我们完全配合”。
手术如期开展。术中发现袁先生的左肺与胸壁间有严重要粘连,极大的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手术时间,但在延长2cm手术切口后,左侧肺癌根治术顺利完成。
通过快速康复技术,袁先生术后2天就出院了。出院前袁先生开心地说:“我这左右都有肺癌,前有狼后有虎,我都以为出不了院。没想到韩主任团队为我制定了这么特殊的治疗方案,虽然治疗才刚开始,但我已感觉成功在望!”
一个月过去,袁先生再次来到弘爱医院准备接受针对右侧肺癌的药物治疗。
治疗肺癌的药不下几十种,选择哪种药最适合袁先生呢?此时,袁先生左肺手术切下的组织,化验结果也已经出来了。韩主任决定再次召集肺癌多学科会诊。专家们结合袁先生的检查检验结果和最新的肺癌治疗临床研究数据,最终决定采用化疗+免疫治疗的方案。
这个方案即对右肺的腺癌有较高的有效率,也可兼顾左肺的鳞癌,因为即使左肺癌已经手术了,但仍存在肿瘤微小转移未能发现的情况。同时这个治疗方案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大多数患者可耐受。
很快,4个周期的化疗+免疫治疗顺利完成,经过专家多方考虑的方案果然并未给袁先生带来多少不适反应,连呕吐一次都没有,仅仅是用药的两三天时间内出现食欲下降。停药后回院复查,CT检查显示:右肺的肿瘤明显消退,几乎看不到。
右肺手术的时机成熟了。韩主任开始了第二次手术的准备。
与第一次手术不同,第二次手术面临着一个大难题:肺部手术时需要让手术这一侧的肺停止工作,靠另一侧的肺维持呼吸功能。但袁先生第一次手术已经切除了左侧肺的一半,做右肺手术时,仅靠左侧剩下的一半肺呼吸,可能难以耐受,术中呼吸通气功能的维持存在巨大挑战。
于是韩主任召集了肺手术相关科室的专家,开展术前讨论会,这是第三次多学科专家聚合在一起。麻醉科杨华凌主任提出术中小潮气量双肺通气或间断单肺通气进行手术操作。重症医学科余剑华主任表示,因患者术中呼吸通气功能问题,得准备ECOM(人工肺)作为备用支持,如果有需要,术后可以转至ICU观察,以ICU的专业技术保障术后病情稳定和顺利恢复。各专科的专家就手术前准备、手中操作、术后管理的各个细节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ECOM(人工肺)
一切准备就绪。韩主任为袁先生施行了单孔胸腔镜下右上肺癌根治术。手术中采用小潮气量双肺通气和间断单肺通气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韩主任也克服间断单肺通气给手术带来的困难,高质量的完成了手术,没有使用人工肺,极大的减少了创伤,节省大笔医疗费用。
手术切口甚至比第一次手术还小
经过两次手术,几乎是给袁先生的肺来了个大清洗。袁先生第二次手术出院的时候,感叹到“感觉现在每口呼吸的空气都比以前更新鲜了”。
科普时间
厦门弘爱医院胸外科 韩开宝主任医师
虽然通过现在的医学技术,几乎是化腐朽为神奇地让袁先生的双肺肿瘤都得到了根治性清除,但早发现,早治疗,才是肺癌治愈的根本手段。重视定期体检,如有肺结节最好前往胸外科就诊。
虽然肺结节发病率非常高,但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冷静理性、科学对待。体检查出的肺结节95%以上都是良性的,但是需要由专业医生正确识别肺结节的所在位置和性质,以避免将良性结节误当恶性切除,以及误把恶性结节当做良性而延误。尤其是隐藏其中的早期肺癌,因为结节较小很难诊断。如果是最早期的肺癌,及时手术切除,是可以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