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介绍

黄诚科室主任
肿瘤中心

主任医师   科室主任

出诊信息

11月 星期四 11-21

星期五

11-22

星期六

11-23

星期日

11-24

星期一

11-25

星期二

11-26

星期三

11-27

上午
下午
学历职称
主任医师
擅长领域

各系统肿瘤的内科治疗及综合治疗,尤其是胸部肿瘤(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的诊断和多学科治疗等。

社会任职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CSCO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中国肿瘤驱动基因分析联盟常务委员;

CSCO血管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生物标志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吴阶平基金会肺癌多学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药学会肿瘤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福建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学术研究

参加40多项国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在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获省级科技成果2项。《中国肺癌临床指南》、《中国肺癌杂志》常务编委,《临床肿瘤学杂志》、《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编委。

相关资讯
从无法手术到顺利康复 多学科会诊带来新生机
60岁石阿姨在弘爱重获新生。
2023-01-30
大咖加盟!20个特色专病上线,get专业系统的诊疗体验
6月8日下午,厦门弘爱医院启动首批特色专病项目建设暨仁爱医疗基金会捐赠支持专病建设仪式。 为发挥各学科特色优势,加强医院学科建设,提升我院医疗水平和品牌影响力,探索「名医-名专病-名专科-名院」的发展道路,最大限度造福闽西南乃至福建省的患者,弘爱医院于今日启动特色专病建设工作。
2020-06-08
首届肿瘤多学科鹭岛论坛圆满落幕
8月23日,在厦门弘爱医院成立一周年之际,肿瘤中心精心筹备了首届肿瘤多学科鹭岛论坛学术盛宴。 首届肿瘤多学科鹭岛论坛由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吴阶平基金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厦门弘爱医院联合主办。 围绕“精准,规范”主题,共同探讨肿瘤规范化治疗和肿瘤精准诊疗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2019-08-27
医生一生,为病人一生——访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首席专家黄诚教授
会议地点变更通知:尊敬的各位同道:第十届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新进展学术大会,因故由成都新希望高新皇冠假日酒店,更改为成都保利公园皇冠假日酒店(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南段1980号)召开。敬请知晓!给您造成的不便请谅解!会议时间不变,7月19日报到,20日全天会议,21日自由活动,22日撤离。报到地点:成都保利公园皇冠假日酒店一层大堂酒店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南段1980号酒店总机:028-6179 8888会务组电话:15611015203 13681385899 13051559919文尾附大会最新议程,请阅览!医生一生,为病人一生——访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首席专家黄诚教授“青年医生的成长、培养,要把人品放在首位,因为人品比做学术更重要。一个优秀的青年医生,必须做到德才兼备,有情怀,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团队合作精神。”6月23日,北京人卫酒店。国内知名肿瘤专家黄诚教授主持好一场肿瘤学术论坛后走进休息室,面对记者“如何培养年轻医生”的提问,直截了当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作为一名医生常常会有很多遗憾,肿瘤科医生更是如此。让患者平静的接受疾病发展的规律,有尊严的走完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程,是一个医生的职责。”●经历福建肿瘤学科建设全过程80年代初,黄诚从福建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正在筹建中的福建省肿瘤医院,开始了他的肿瘤诊疗职业生涯。近40年来,黄诚经历了福建省肿瘤医院的不断发展壮大,更经历了肿瘤内科学科的建设从粗放到细化到多学科综合诊疗的全过程。黄诚说,上世纪80年代初,肿瘤专科医院只有“北上广”等大城市有。1983年,医院派他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学习进修,一年后回到医院,负责筹建肿瘤内科。1986年,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成立,改变了福建此前肿瘤治疗单纯依靠外科治疗的局面,开始收治乳腺癌、消化道癌、肺癌、肝癌、恶性淋巴瘤的姑息治疗等病人。2001年起,黄诚担任肿瘤大内科主任工作,又紧跟国际医疗界的大趋势,开始着手肿瘤内科亚专科建设,成立了乳腺肿瘤内科、消化道肿瘤内科、胸部肿瘤内科,头颈、恶性淋巴瘤肿瘤内科,推动肿瘤研究进一步细化,使肿瘤治疗更加精准化,提高了肿瘤病人的治愈好转率和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保持了肿瘤诊疗技术在省内领先和国内的先进水平。近十年来,黄诚又大力推动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MDT)。现代医学分科越来越细,但从疾病的角度出发,单一的科室或者专业无法准确地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特别是肿瘤的治疗,由于病情复杂,治疗过程中容易顾此失彼,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MDT就是为癌症患者搭建一个多学科专家团队,通过会诊制订出一个完整、科学的治疗计划来实施治疗,避免过度诊疗和误诊误治,以求最好的疗效,最小的反应,让患者减少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同时,福建省肿瘤医院在全省率先开展单病种综合治疗专家负责制,并先后成立了胃肠肿瘤、肺癌、乳腺癌、淋巴瘤、肝癌等多学科综合门诊,形成内科、外科、放射治疗科、病理科、影像学等多学科医生一起为病人会诊,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下,肿瘤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如今,福建省肿瘤医院是福建全省唯一的一所集肿瘤预防、治疗、科研、教学、培训于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医院;是省内唯一具备肿瘤综合治疗体系的医疗机构,具有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内科化疗、生物免疫治疗,干细胞移植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肿瘤姑息治疗。●倡导成立“福建省肺癌多学科联盟”2017年11月3日,由福建省肿瘤医院承办的第一届海峡肺癌国际高峰论坛暨第六届肺癌精准诊疗研讨会在福州召开,黄诚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会上宣布成立了两个组织:一个是“吴阶平基金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一个是“福建省肺癌多学科诊疗联盟”。黄诚说,成立“福建省肺癌多学科联盟”的初衷,是响应政府号召,将优质的医疗技术、医疗服务进一步下沉,让更多老百姓能看得起病。他讲了一个故事:一位病人在基层医院被确诊为肺腺癌晚期,并采用了靶向治疗。治疗了一段时间,患者很痛苦,疗效不明显,又到福建省肿瘤医院挂了肺癌多学科综合诊疗门诊。经过检查,看了治疗前的CT片,患者治疗前肺部磨玻璃结节没有淋巴结肿大,局灶性炎症胸腔积水也很少,多学科综合分析,不是晚期而是早期,便果断停止了靶向治疗,采取手术治疗,患者很快康复。如果早一点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就不会误诊,病人也少吃苦。黄诚认为,在肿瘤多学科诊疗上应当建立省一级的专家团队,并为市县医院提供多学科综合诊疗的建设指导意见,形成跨医院协作及资源共享。在他的推动下,由福建省肿瘤医院牵头的福建省肺癌多学科诊疗联盟正式成立。首批加盟的还有厦门市第一医院、泉州市第一医院等23家医院。黄诚说,肺癌多学科诊疗联盟成立后,开展分级诊疗,分级管理。可充分利用医疗政策资源和我们的专家资源,建立远程会诊系统,实现医院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对基层医院进行帮扶。通过联盟,23家联盟医院如有患者遇到肺癌相关疑难疾病,就能申请远程会诊,为更多的基层医生和患者服务。同时,省肿瘤医院还将定期派专家前往各成员单位开展肿瘤诊疗工作,培养锻炼一批中青年医师队伍,让他们拥有快速发展的机会,在联盟中发挥重要作用。●医生要把做人放在第一位“患者将生命托付给我们,我们就应该全心全意、尽全力用精湛的医术去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终末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作为福建省肺癌内科治疗带头人,黄诚总结自己近40年的从医经历,认为医生首先要把做人放在第一位,才能做好医生,才能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着想。黄诚出生于福建龙岩,即闽西,是当年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工农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从大山深处走出来,他深知基层群众的疾苦。而他的初心,就是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痛苦,推动肿瘤治疗的不断进步。“好大夫在线”网站上,一个肺腺癌患者这样评价自己的看病过程:黄主任很热心,对病灶判断定位很准,而且很耐心的多方回答患者的问题。黄诚说,多学科综合诊疗要做好,一要有一大批专业过硬的专家;二要磨合,要有团队协作精神,要能处理好同事、医患等各种关系。多年来,黄诚用过硬的诊疗水平和一切为了病人的大爱,赢得了同事的尊重和患者的信赖。一位女性患者,两年前早期肺癌手术治疗,复查发现肺部多处结节,有的医生认为是癌细胞转移了,要尽快靶向治疗;有的医生认为是肺部炎症需要抗炎治疗。患者很纳闷,专门挂了福建省肿瘤医院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门诊,检查结果也发现了多处毛玻璃结节,但与3个月前复查情况比没有发展。黄诚与专家团队讨论后认为,3个月来没有问题,应该观察为主,不需要治疗,建议过一两个月再复查。结果,两个月后再检查,发现病灶已经全部消失。患者及家属获悉后非常感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医生的这一墓志铭,体现的是医学人文关怀精神:面对错综复杂的疾病,医学是有边界的,除了治疗,向患者和家属伸出援助之手,送上安慰和鼓励,也是医生这个职业的特色。黄诚说:“作为一名医生常常会有很多遗憾,肿瘤科医生更是如此。让患者平静的接受疾病发展的规律,有尊严的走完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程,是一个医生的职责。”策划编辑/龙马更多专家访谈内容抢先看黄诚教授简介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首席专家、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教授、福建医科大学肿瘤内科教研室主任、福建省肿瘤化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专业从事肺癌、食管癌等胸部恶性肿瘤的化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及综合治疗。兼任中国抗癌协会第三、四、五届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CSCO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SCO中国肿瘤驱动基因分析联盟常务委员、CSCO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及生物标志物专家委员会委员、CSWOG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阶平基金会肺癌多学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肿瘤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中国肺癌杂志》、《中国肺癌临床指南》常务编委及《临床肿瘤学杂志》、《国际肿瘤学杂志》编委等。参加20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承担多项省部级课题,获省级科技成果奖2项。
2019-07-09
【2019ASCO 支持/姑息治疗情报局】中国好声音:王昆教授、黄诚教授、林榕波教授共话重度癌痛患者氢吗啡酮自控镇痛治疗研究—抗癌管家
氢吗啡酮患者自控镇痛(PCA)对比非PCA静脉滴定治疗重度癌痛:一项随机、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HMORCT09-1。第一作者:林榕波,福建省肿瘤医院通讯作者:黄诚,福建省肿瘤医院背景对癌痛患者提供充足的镇痛且不良反应可耐受的阿片药物剂量存在着个体差异。阿片药物滴定是一个获得合适剂量的过程。传统的滴定由临床医生或护士执行。患者自控镇痛(PCA)是指患者通过使用电子泵自行静脉注射阿片药物来控制疼痛。本研究目的是评估PCA滴定对比传统的静脉滴定方式治疗重度癌痛(10分制数字评估量表,NRS≥7)的疗效。选择氢吗啡酮注射液作为镇痛药物,该药与吗啡、羟考酮效果相当且副作用相似。方法研究正在招募前24小时疼痛控制不佳有重度癌痛的患者(n=230)。按1:1随机分配到PCA组或非PCA组进行滴定,阿片药物是否耐受作为分层因素。使用电子泵进行的PCA滴定组:受试者接受患者教育,单次按压给予0.5 mg 氢吗啡酮注射液(阿片药物未耐受患者)或前24小时阿片药物等量氢吗啡酮注射液的10%至20%(阿片药物耐受患者),锁定时间设置为15分钟,无基础输注量。百度 抗癌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由护士或临床医生执行的非PCA滴定组:氢吗啡酮注射液初始剂量同PCA组,每15分钟后再次评估疼痛强度,若NRS评分不变或增加,氢吗啡酮增量50%~100%;若NRS评分降至 4~6分,则使用原剂量,或在最初24小时内按需继续使用当前有效剂量。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滴定成功时间,定义为从滴定开始到疼痛满意控制的时间。疼痛满意控制是指患者间隔15分钟连续2次疼痛NRS评分≤3分且从滴定成功后至研究结束未出现NRS评分≥7分。如果再次出现NRS评分≥7,则继续计算时间直至24 小时内再次达到疼痛满意控制。滴定失败定义为24小时内不能达到满意的疼痛控制。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患者滴定成功率、24小时的平均NRS疼痛评分、氢吗啡酮滴定的总剂量和不良反应。研究者说:黄诚教授、林榕波教授阿片药物是处理癌症患者疼痛最重要药物之一。但也带来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毒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每一个癌痛患者的阿片药物最佳剂量是不同的。阿片药物的滴定既可以快速镇痛,又可以寻找到药物疗效和毒性平衡之间的最佳剂量。重度癌痛是临床急症,需要快速止痛。多个权威指南均建议入院静脉快速镇痛。近年来美国在严重滥用阿片药物的情况下,最新版的NCCN指南在重度癌痛方面仍推荐静脉使用阿片药物快速滴定。同时也推荐PCA的给药方式。PCA允许患者通过可编程计算机泵自行给药,药物通常是静脉注射阿片药物。赋予患者自我控制镇痛药物的权利,可以更好的达到疼痛缓解最大化和过量风险最小化。患者可以无需医护人员而即刻接受镇痛药物,减少了患者等待时间,这对减低药物敏化,以及对患者心理健康也有很重要的帮助。PCA还可以很大程度减轻医务人员和看护者的工作量,我们的回顾性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未发表]。在癌痛患者中阿片药物PCA滴定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的研究更加缺乏。因此,我们设计这个随机、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来探索PCA对比非PCA(医务人员)在重度癌痛患者中阿片药物滴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选择的阿片药物为氢吗啡酮,因为氢吗啡酮与吗啡相比,在总体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当的情况下,氢吗啡酮具有峰值效应时间更短的优势。目前在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的用量已经远超过吗啡用量。此项研究是今年ASCO大会在姑息领域众多研究设计方案中精选出来的8个壁报交流的研究设计方案之一。摘要被ASCO年会接收为壁报,充分说明此项研究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将给临床实践带来实际指导意义。此项研究得到了福建省12家研究中心的积极响应和参加,入组人数已经过半。在此也对福建省同仁的协助精神表示衷心感谢。也期待不久将来可以与大家分享研究结果。专家点评:王昆教授PCA起源于术后镇痛,1971年英国专家鉴于术后疼痛患者治疗存在的问题,提出设计一种装置,由患者自己根据疼痛情况给予镇痛药物。其特点是改变了传统的术后镇痛模式:当患者出现疼痛→通知护士→护士报告医生→医生查看病人→开医嘱→护士执行。这是一种按需给药模式,给药剂量、间隔时间、每日给药总量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提前设置,保证了镇痛效果和安全之间的平衡。PCA镇痛模式衍生出镇痛药物的最低有效浓度(MEAC)的概念,并发现在不同患者之间,镇痛药物最低血药浓度差异性很大,所以镇痛治疗需要个体化治疗方案,也是癌痛需要镇痛药物滴定的基本原因。因此,PCA的最大特点是用药的个体化、用药的及时性、药物起效的快速和可靠性。正是这些特点使得PCA适合各种不同阿片剂量需求的患者,特别适合阿片药物的滴定治疗。在临床上,癌痛由于肿瘤进展对组织、脏器、神经损伤的模式不同,伤害性刺激持续时间不同、以往治疗的方式不同,患者身体功能状态不同、心理状态不同,疼痛的感受和治疗效果存在巨大差距。有些癌痛采用常规镇痛药物治疗疼痛很快有效缓解,但临床却存在有些癌痛镇痛药物的剂量需要精确滴定,有些患者的存在剂量不足和爆发痛并存的特点,有时爆发痛的解救治疗与药物滴定不能完全区分。因此,临床需要一种精细、便捷、及时、可控的滴定方式,PCA的特点确实符合这类患者的需求。有些癌痛治疗的困难是稍微增加剂量,患者的副作用就难以耐受,稍微减点剂量镇痛效果就不足。所以精细滴定是临床的一种需求,如按NCCN指南方式,通过静脉给药滴定,需要医护人员持续观察患者的镇痛和副作用情况,给临床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如果在夜间出现疼痛,需要再次给药,需要间隔较长的时间,使患者需要忍受较长的疼痛时间。百度 抗癌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而PCA模式,在医护人员提前给与设定好给药模式后,医护人员在给药后24小时在经过PCA电脑记录的给药次数和剂量来调整用药,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滴定的安全性,患者的镇痛及时(自己按疼痛感受自己控制给药),镇痛的感受更佳(减少了患者因疼痛的出现导致的焦虑)。有临床研究表明,在应用吗啡PCA的癌痛患者中,96%得到有效的疼痛控制且副作用轻微。氢吗啡酮 (Hydromorphone,HM) 是一种吗啡的半合成衍生物,不良反应较吗啡少且药代动力学更稳定。氢吗啡酮镇痛作用增强且更易透过血脑屏障,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在临床癌痛管理中表现出较吗啡更多的优势。此外,氢吗啡酮的不良反应存在封顶效应,当镇痛需求增加时可以随时追加药量,加药后镇痛效能增加,药物血浆浓度保持恒定,停止给药后血药浓度很快降低,使药物的不良反应不会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加重。因此,使用氢吗啡酮采用PCA模式,较吗啡起效快,作用效果强,副作用小。对于吗啡耐受、效果欠佳或副作用难以耐受的患者,采用氢吗啡酮的PCA模式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式。本研究提供了临床一种有效滴定的方法,对于难治性癌痛患者具有非常有效的方法。
2019-06-21
黄诚教授:不畏浮云遮望眼,论驱动基因突变肺癌患者一线之争!
经过10几年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EGFR-TKI在EGFR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可以称之为肺癌精准治疗的典范。目前EGFR-TKI已经有三代药物能够在临床中应用,如何将这些药物合理、规范的使用,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话题。群雄逐鹿,一线之争壹到目前为止,一代TKI的优点大家已经十分了解了,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价格适中。而二代EGFR-TKI疗效好于一代TKI,但它的毒副反应较为严重。第三代TKI主要针对敏感基因突变突变和T790M耐药突变的患者,因此三代TKI最早定位为二线应用,即一代或二代TKI耐药后,再使用三代药物。随着FLAURA研究结果的出炉,奥希替尼组的PFS可以达到18.9个月,由此,第三代TKI又在一线治疗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对于第三代TKI能否用于一线治疗推荐,大家还存在一些争议。因为三代TKI价格昂贵,可及性成为问题,同时大多数人认为, EGFR突变患者合并T790M阳性的病人是第三代奥希替尼的最佳选择人群。从我国的现状来看,一代TKI仍是EGFR基因敏感突变患者的一线治疗首选,第一代TKI治疗耐药以后出现T790M再使用第三代TKI。联合治疗,谁与争锋贰今年ACSO会议中报道了一代TKI与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等联合治疗的研究结果,让大家不禁思考,联合治疗是否是未来靶向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对于疾病进展以后的患者,使用第三代TKI或联合治疗模式都能够为患者带来获益。从患者全程管理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重视基因检测这一重要手段。因为只有精准的检测,才能够有精准的靶向治疗。此外,无论何种靶向药物,服用一段时间后,都会面临耐药问题,需要动态监测才能够真正把握治疗效果,让患者真正获益。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通过全程管理,已经使OS提升至4年左右,通过精准的全程管理模式,已经逐步使肺癌成为一种慢性病。如果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能够达到五年甚至以上,才能够真正把肺癌转化为慢性疾病达到我们治疗病人的最终目的。突变战场,二龙相争叁对于EGFR敏感突变的病人,靶向治疗的效果已经非常明确了,能够达到较好的PFS及OS,因此在临床中靶向治疗一直处于首选地位。而免疫治疗对EGFR敏感突变阳性的患者疗效如何,目前还处于研究过程中,不能做最终定论。目前免疫治疗研究的主要入组人群,都将驱动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排除在外了,主要纳入的是野生型患者。通过对野生型患者的研究,我们发现,寻找免疫治疗的生物标记物十分重要。就现有数据而言,PD-1表达大于50%的病人,单药免疫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对于PD-1表达1%~50%的病人,PD-1治疗与化疗联合的效果明显优于化疗,但是对于PD-1表达阴性的EGFR野生型患者,我们更注重于肿瘤突变负荷(TMB)表达情况, TMB高表达的病人,可能在免疫治疗中获益更多。目前对于EGFR突变患者疾病进展或者耐药之后,进入免疫治疗的研究,也已经在逐步开展,对于这类患者免疫治疗的效果与野生型患者有什么差别,我们还需要等待最终的研究结果出炉。临床实践需要医学证据来支持,才能使更多患者获益。
2018-10-22
厦门弘爱医院引进知名专家 着力打造胸部学科集群
为了提升胸部疾病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厦门弘爱医院着力打造胸部学科集群,肿瘤内科、胸外科、呼吸内科等科室引进知名专家担任学科带头人。
2018-10-19
厦门弘爱医院开业,数十学科带头人加盟
9月9日厦门开业仪式上,弘爱医院院长应敏刚介绍,弘爱医院重点从福建省外知名医疗机构引进医疗专家骨干人才队伍。
2018-09-13
首届海峡肺癌论坛执行主席黄诚教授分享大会亮点
2017年11月3日,由福建省肿瘤医院承办的第一届海峡肺癌国际高峰论坛暨第六届肺癌精准诊疗研讨会在福州召开。会议期间宣布了“福建省肺癌多学科诊疗联盟”正式成立。来自省内外的300多名肺癌专家参与了本次大会。大会由廖美琳教授担任名誉主席,吴一龙教授、应敏刚教授、郑雄伟教授担任共同主席,黄诚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肿瘤资讯】特邀福州总医院房文铮教授对话大会执行主席——福建省肿瘤医院黄诚教授,分享本次会议的精彩亮点。               黄诚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肿瘤内科教研室主任,教授福建省肿瘤化学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峡肺癌论坛的举办初衷和未来计划房文铮教授:尊敬的黄诚教授,您好!首先祝贺 “首届海峡肺癌国际高峰论坛暨第六届肺癌精准诊疗研讨会”的顺利召开。本次论坛专家云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我们福建省肺癌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搭建了一个高级别、多层次的交流平台。论坛筹备的过程当中凝聚了承办单位——福建省肿瘤医院诸多同道的辛劳,当然更离不开黄诚教授您的精心策划和组织。在这儿,首先想请您介绍一下本届海峡肺癌国际高峰论坛有哪些特色。黄诚教授:好的。首届海峡肺癌国际高峰论坛经历了前期较长时间的策划和筹备。十分荣幸,本次论坛得到了香港中文大学Tony S. Mok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教授的大力支持。他们都是大家所熟知的肺癌领域的领军人物,引领中国肺癌研究走向世界。特别是Tony教授和吴一龙教授主持了多项肺癌领域的国际大型多中心临床研究,让中国的研究亮相国际舞台。他们和福建有很深的渊源,是福建学者的好朋友。在他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首届“海峡的肺癌国际论坛”顺利召开。为保证本次论坛的质量,筹备过程中,我们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从论坛内容的策划,到专家的邀请组织,到海外讲者的沟通,事无巨细,认真对待。当然在此也要再次感谢吴一龙教授、Tony教授、程颖教授、陆舜教授等知名专家的大力协助和亲临授课,提升了本次论坛的专业水准。房文铮教授:黄诚教授,今天的会议议程已过半。此时,我们隔壁的会场正在进行着紧张而热烈的讨论。本次会议得到了场内外众多肿瘤学者的关注。业界朋友圈内的评论也对本次会议给予了高度的赞许。其中有一条评论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咖云集,福建在进步”。我想,这一评论客观地反应了福建肿瘤诊疗发展的现状,我们在不断发展、提升,同时一直走在前进的路上。黄诚教授,在本次论坛在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您对该论坛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计划?黄诚教授:这次论坛的确是一个大咖云集的盛会。会前,我们就看到诸多关于本次会议的报道。本次论坛,我们以肺癌的精准诊疗为主题,集结了“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吴阶平基金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委会”等多个专委会的中青年专家,人数达 100多位,成为了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总体来讲,在所有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在我们的团队(包括福建省所有同行)的大力支持下,与会代表对本次会议的议程设置和内容安排都是相当满意的。我们的希望是,把“海峡肺癌国际高峰论坛”做成肺癌领域的品牌会议。昨天我们和几位国际肺癌领域有相当建树的专家碰了头,他们对本次论坛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希望论坛能在福建继续办下去,越办越好。我们也共同商议,达成了共识:首先,将每年11月份的第一周定为“海峡肺癌国际高峰论坛”的会议时间。其次,邀请更多海内外有影响力的肺癌专家到福建讲学(当然包括台湾、香港等地的专家学者)。内容上紧跟肺癌研究、治疗领域的前沿。传递新知识、探讨新问题、协助临床、服务科研。我相信在各位朋友的大力支持下,“海峡肺癌国际高峰论坛”的影响力会不断扩大。福建省肺癌多学科诊疗联盟的发展计划房文铮教授:我们也期待在黄诚教授的带领和组织下,福建的肺癌专业越做越好。黄诚教授,近年来多学科联合诊治——MDT模式已经成为国际上肿瘤诊断和治疗的全新模式,它能发挥各专科的优势,为患者制定出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在本次论坛的议程中,我们也非常欣喜地看到“吴阶平基金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同时 “福建省肺癌多学科诊疗联盟”也本这次论坛上成立。正如您在开幕式上所讲,“福建省肺癌多学科诊疗联盟”在成立之初就得到了多方面积极的响应。也正如廖教授在致词中提到的,多学科诊疗联盟的成立是一种创新、一种引领,同时也体现了您作为福建省肺癌领军专家的博大胸怀。接下来,想请您谈一谈该联盟今后的发展的计划以及工作安排。黄诚教授:好的。“吴阶平基金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和“福建省肺癌多学科诊疗联盟”在本次论坛中同时宣布成立,是不谋而合。经过前期细致的调研和精心的准备,在福建省各兄弟单位的积极响应下,“福建肺癌多学科诊疗联盟”正式成立。而就在此次会议筹备过程中,我们得知“吴阶平基金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也准备在这一时间宣布成立。两个组织成立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促进肿瘤多学科诊疗和规范化治疗的发展。因此,我们协商将这两个组织的成立宣布大会都安排在“首届海峡肺癌国际高峰论坛”上举行。这也为本次论坛添色不少。正如你所说,肿瘤多学科联盟、多学科诊疗,能为患者提供准确、快捷、个体化的医疗服务,也能促进肿瘤规范化诊治疗的发展,是肿瘤治疗过程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就成立“福建省肺癌多学科联盟”的初衷而言,是响应政府号召,将优质的医疗技术、医疗服务进一步下沉,让更多老百姓能看得起病。这是该联盟成立的最重要的基础。这项工作将使患者、医生、政府三方受益,是一件好事,是我们想做的工作。我们将肺癌多学科诊疗联盟定义为一个学术团体,该团体将组织和团结各学科专家,共同探讨肺癌的诊治。依托这一联盟,我们想要做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从管理的层面来讲,我们要建立一批专家队伍,一批在福建省有影响力的专家队伍。同时还要聘请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影响力的专家,像廖美琳教授、Tony教授、吴一龙教授、陆舜教授等等作为我们联盟的顾问。不断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保持团队的先进性。第二、从具体工作来讲,我们要充分宣传国家政策、医疗政策;充分宣讲国际、国内的肺癌治疗指南(包括NCCN指南、中国肺癌指南、CSCO肺癌指南等),以及肺癌治疗的临床路径、肺癌的质量控制标准等。依托该联盟,促进大家共同交流、讨论,让肺癌规范化治疗深入人心,让更多患者受益。第三、从政策贯彻层面来讲,我们很关注将政府的政策通过这样一个协作联盟真正贯彻下去。开展分级诊疗,分级管理。我们将充分利用医疗政策资源,充分利用我们专家对基层帮扶,采用更简便的方法,通过互联网医疗(包括大数据,科研等),为更多的基层医生和患者服务。第四、从人员培养层面来讲,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联盟,锻炼一批中青年队伍,这对该联盟的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一团队要有一定的水平,要有自己的中青年骨干。我们要让他们拥有快速发展的机会,在联盟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体来讲我们这个联盟要坚持贯彻这样一个理念:团结、协作、创新和发展。有了这样的理念,我们才能做得更好!房文铮教授:感谢黄诚教授!刚才的谈话中,您给该联盟赋予了更多、更深刻的内涵。包括团队协作,人员梯队培养,增加院际、省际,乃至国际间的交流等等。这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它不但能够使患者获益,而且能给临床医生(特别是中青年医师)带来更多的成长机会。感谢黄诚教授接受我的采访!最后,我也想代表福建省肿瘤界的青年医师向您表示感谢!您是一位广开门户,广交朋友的博学的长者,是我们青年医师的朋友。您始终致力于年轻一代肿瘤专家的培养,努力为我们打造省内、国内肿瘤临床和科研领域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我们相信在黄诚教授的带领下,在福建省同道的共同团结努力下,在国内外著名专家的指导下,我们福建省的肿瘤专业一定会不断的做大做强!我们福建省的中青年肿瘤专家队伍会不断成长壮大!责任编辑:肿瘤资讯-Ti
2017-11-03
黄诚教授:2017年值得期待的肺癌研究
访谈嘉宾福建省肿瘤医院    黄诚教授 《医悦汇》:2016年中国肺癌创新药物——凯美纳成果丰硕,不仅有BRAIN研究,还有CONVINCE研究,为中国肺癌循证治疗奠定了基础,您对中国创新药物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寄语?        黄诚教授:凯美纳作为中国创新药物上市不到6年的时间中,从上市前的三期头对头临床研究到2016年公布的CONVINCE研究和BRAIN研究,可以说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据,这些临床研究数据的发布对中国的肺癌的诊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基于这些研究成果,2017年我国肺癌诊疗指南也对我们国内自主生产的TKI药物——埃克替尼进行了相关推荐。《医悦汇》:2017年,您对肺癌的治疗和研究有什么期待?        黄诚教授:EGFR作为肺癌发现的第一个表皮因子受体,经过科学工作者十几年的研究,从第一代TKI药物出现,已经发展到如今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TKI的问世。贝达药业作为我国的民族企业,针对第三代EGFR-TKI也开展了相关的研究,结果值得我们期待。关于另外一个靶点——ALK的研究,目前也已经出现了第二代、第三代的ALK抑制剂,贝达药业也就此积极开展了研究。相信这些临床研究的问世,对中国肺癌患者的治疗可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此外,近年来肺癌免疫治疗的进展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内几个特别有影响力的公司也在这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部分已经进入到二期或三期研究阶段,我相信这些研究数据的出炉,很可能会给中国的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机遇和更多的治疗选择。
2017-01-02
黄诚教授当选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0年12月17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上,我院内科主任黄诚教授被一致推选为副主任委员,这标志着我省在肺癌领域的临床研究工作得到全国专家的肯定,必将进一步凸显我省在该学科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张林群)
2009-12-17

立即预约

长按图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