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介绍

医生新闻

做有趣有料的科普,临床医生需要这些技巧!

讲者 |田建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整理 |玉酱

来源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做任何事情,都有知之、好之、乐之这3个层次。

时代不同,故事相似

大众需要健康科普,这些知识不应只有医生知道。科学传播健康知识,正确认识疾病,识别虚假信息,架起沟通桥梁,传授就医技巧,化解医患矛盾……所有这些,没有科普是万万不可以的!你若不信,这里有故事为证~

史上最早的杀医事件

《三国演义》第78回是: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这段讲的就是华佗和曹操的故事。曹操当晚就做了噩梦,惊醒后得了头痛顽症,遍求良医均不见效。曹操差人星夜兼程请来华佗,好为自己看病。

华佗对曹操说:“大王头脑疼痛,因患风而起,病根在脑中,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不可治疗。”

曹操听到华佗这么说,大怒道:“你这是要杀我!”

华佗说:“在下岂敢!大王您听说过关羽中毒箭的事儿吧,那次他右臂重伤,就是我给治好的,刮骨疗毒,关公都面无惧色,谈笑风生。如今大王您这只是小病,怕什么呢?”

曹操:“胳膊痛可以刮骨疗伤,脑袋怎么能砍开呢?!你肯定是关公派来的奸细,借此机会公报私仇!”

曹操说完立刻呼喊手下人将华神医打入大狱。可怜一代医界巨星,就此陨落。

这就是史上最早的杀医事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悲剧呢?

只能说那个年代缺少了科普。否则,故事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局。要知道,据史料记载,华佗本人是十分擅长外科手术的。他发明了麻沸散,相当于现代的麻药,能使病人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接受手术治疗。我们可以认为,他有能力完成开颅手术。

而且,开颅手术早有成功的先例,并非华佗首创。实际上,自石器时代开始开颅手术就在世界各地出现。最早的证据来自于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秘鲁著名历史遗迹马丘比丘出土过一副带有5个穿孔的中年女性头骨,每个孔形成时间不同,且周边都有愈合痕迹。显然,这位病人大约经历了5次这样的开颅手术,且术后似乎都痊愈了。

现代,医患矛盾仍在延续~~

我有一位姑姑,她身患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还有椎体压缩性骨折,在当地医院接受微创治疗后半年,又出现腰背部剧烈疼痛。她认为当地医院没治好她的病,“医生不靠谱”,坚决要求换医院,来到大城市求医。

其实呢,这里不靠谱的可不是医生,而正是我这位姑姑本人。她的情况是骨质疏松导致的术后二次骨折,本可以避免的。当地医院的医生反复交代过,术后要坚持吃药,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但姑姑认为自己已经不痛了,病完全好了,没必要再吃药,忽视了医生的嘱托。没想到,不遵医嘱的后果就是再次骨折。

这件事发生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缺少科普。可以说,科普是最棒的“粘着剂”。它可以“粘住”医生与患者,让患者了解真相、减少误区,化解医患矛盾、营造和谐氛围。但是目前看来,医生并未筑牢健康科普的高地。“缺科普”“伪科普”,医患双方都深受其害。

科普,不应只有医生知道。患者需要科普:有了科普,患者就可以正确认识疾病、识别虚假信息、提升就医技巧、保卫健康,并减少与医生的误会和矛盾。医生同样需要科普:做好科普,可以科学传播健康,增加患者依从性,防治疾病,与患者架起沟通桥梁,化解医患矛盾。

了解这些后,可以说,已达到了“知之”的层面。

生活无处不科普

下面要说的几个故事,传递了令人感动的科普效应,我也感触颇深。

“绿巨人”不见了

我曾在某杂志发表过一篇题为《大鼻子老伯的苦恼》的科普文章,是关于生长激素瘤的。一天,一位中年男子患者挂了我的号,他走进诊室,挥着手中的杂志说:“我的情况跟您文中说的很像!”

交谈中得知,男子被同事、朋友起了个“绿巨人”的绰号,因为他跟动画片中的绿巨人有点像:大鼻子,睡觉打鼾严重;大嘴巴,说话声音挺粗;大手大脚,原来的鞋子都小了……他还皮肤冒油得厉害,跟“大油田”似的,衬衣领子总是油乎乎的;血糖也高了,吃药都压不下去。

检查结果证实,这位患者得的正是生长激素瘤。发现了病因,后续治疗就容易多了,疗效很好。男子终于摆脱了“绿巨人”的称号,激动地对我说:“您写的文章救了我,终结了我的痛苦!”我也深感欣慰。

科普不仅使患者受益,医务工作者也可以通过阅读科普作品拓展知识的广度,丰富自己专业之外的医学知识,更好地开展工作,并保卫自己的健康。

肾脏里的“石头”不长了

我的一位医生朋友,曾被肾结石反复纠缠,腰痛伴血尿3年,痛苦不堪。他偶然读到我写的一篇关于甲状旁腺瘤的文章,终于明白了自己病根何在。通过检查,很快找到了肾结石反复再生的原因:正是长在甲状旁腺上的这颗“种子”!摘了它。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患者通过我的科普作品受益与感动,我作为医者,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样的经历让我对科普事业更加充满热情,我想,这就是孔圣人所说的“好之”吧!

把科普做到百姓的心坎上

做好科普,需要放弃医生思维,从大众角度出发。很多东西,医生认为患者知道,其实并非如此,需要换位思考,才能真正明白患者所需要和欠缺的知识。巧妙构思、精炼文字、让患者产生好奇和共鸣,才能变“医生想讲”为“大众所需”。讲科普,其实就像讲故事一样。

讲个可能会“暴露年龄”的事儿:我儿时常听孙敬修爷爷讲故事,几十年过去了,至今仍对孙老的故事记忆犹新。我是一名70后,当年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个少儿节目叫做“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孙老每天都会在节目中讲一个绘声绘色的故事。(插播:小编作为80后,对孙老的事迹确实不熟,失敬!)我们这代人的童年回忆中,相信都少不了孙老的故事。

尽管今天孙老的名字已不再被人常常提起,但他讲的故事深深影响了几代人。他终生将给孩子们讲故事作为自己的事业,将之看做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我们做科普也应借鉴孙老,用有趣、有料的故事,说出疾病的模样,保卫大众健康。

科普需要做到4个“巧”,才能做到百姓的心坎上,那就是:时间巧、角度巧、标题巧、故事巧。

时间巧

科普要结合健康新闻热点。选取最新发生、大众最关心的新闻事件,追踪热点、去伪存真,还原健康真相、抢占健康高地。除了抢热点,在一些特殊节日期间也可花点巧心思:例如清明节期间说说“糖尿病人能否吃青团”,联合国糖尿病日之际818糖尿病的前世今生,立冬前后讲讲寒冷季节内分泌疾病的诊治要点。

角度巧

这个说的是选题切入要从大众(患者)的角度出发。一篇科普说明白一件事就好,而非多多益善,信息量太大,大众可能吸收不了。靠谱的科普,有料是王道。不妨多想想,大众最想知道的是什么?误区最多的是什么?最易忽略的是什么?例如,刚诊断出糖尿病的患者通常想了解,为什么我会得糖尿病;有甲状腺结节的人,常会陷入“我必须严格禁碘”的误区;患者最容易忽视用药时间、用药方式等细节,导致疗效不佳。这些话题,可能更容易引起共鸣。

寻找最佳角度要求练好5项基本功,缺一不可。

读书:大量的阅读积累;

学习:专业知识的精进;

工作:细致的观察与感受体会;

思考:深入思考,高度敏感;

态度:坚持不断写作与输出。

标题巧

几乎所有10w+的文章都少不了一个出色的标题。好标题才能吸引眼球、增加阅读量。当然,这么说不是让大家去做“标题党”,只是说没有好的标题,是很难“推销”出去优质内容的。

这里举个栗子: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站着吃药不腰痛》。大家读到这个标题可能会想,只听过“站着说话不腰疼”,站着吃药是什么鬼?其实,在抗骨质疏松治疗的药物中,有一类常用药是磷酸盐类药物,它们有种特殊的服药方法,那就是要站立位服药,这样才能使药物顺利进入胃肠道,而不会粘在食道上造成食道损伤。

类似标题还有《测血糖的“潜规则”》《关节里面长“石头”》《甲亢还是“假”亢》等等,不再赘述。

故事巧

要想使科普真正有趣、有料、记得牢,故事构思很关键。好的故事,必须做到生动有趣、便于理解,且实用性强。例如,很多患者都因担心药物“伤肝伤肾”而不肯用药。想说明白这件事儿,我们不妨将吃药这一过程看作是药物在人体内的旅行,并规划出3条旅行路线。有些药物走的是路线1,即口服进入胃肠后,随食物消化,与粪便一同排出,自然是不会伤到肝和肾的。有些药物走的是路线2或路线3,肝和肾在其代谢中发挥了作用,这些药物便可能会对肝肾有些影响。这么一讲,再配上图,读者自然看得明白,也消减了不必要的顾虑。

达到以上“4巧”的要求,离“乐之”这一层科普最高境界大概也就不远了。

作为一名医生,病人的健康是我最大的幸福。病人教会了我很多,也传递给我持续做科普的力量。我始终认为,自己不仅是终身的医生,也是终身的故事人。诸位同道或许也有同感吧!

谨以此文与读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