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例!术中核磁联合ROSA机器人电极植入术,导弹级精
在肉眼看不到的地方,如何让一枚直径0.8mm的导弹穿过层层叠叠的神经血管,精准到达仅有米粒大小的敌军阵营,并对其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呢?
15岁的癫痫患者小丽,脑中就经历了这么一场大战。
7月初,厦门弘爱医院功能神经外科顺利完成福建省首例ROSA手术机器人结合术中磁共振电极植入术,助小丽摆脱病魔。
患罕见病 大脑放电
小丽从小患有下丘脑错构瘤,这是一种发病率仅20万分之一的罕见病。
缘于她的大脑中心功能关键区有一小块区域总是过度放电,导致癫痫发作。这块区域的直径只有2-3mm,相当于一颗米粒的大小。
圈出来的地方就是小丽的病灶
求医十余年,始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小丽父母通过病友介绍辗转找到弘爱功能神外团队,这里接诊过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年龄各种类型的癫痫患者,曾帮助各类难治性癫痫患者重回正常生活。
「只有摧毁小丽脑中的这片区域,才能让她回归正常生活。」
精准到达 摧毁病灶
怎么摧毁病灶?
功能神外团队决定将电极植入脑中病灶处,通过射频热凝毁损病灶。
但是电极想要精准到达大脑深处2-3mm的病灶,并不容易。
这是ROSA机器人的主场。
ROSA机器人被誉为神经外科界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它是癫痫切除术与电极植入术的头号帮手,能准确定位致痫灶,增加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
王逢鹏副主任医师根据术前磁共振制定方案,ROSA机器人根据方案将电极送入病灶。
但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神经血管密布,并且电极质地较软,而病灶较硬,电极在行动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移位。
这就好比导弹在飞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如目标移动或风向等)的影响,出现偏差。
但这些微小的移动,术中无法知晓。
以往都是手术结束后将患者推出手术室后再去做核磁检查,确认电极的位置是否精准放置。
如果有所偏差怎么办?
那就得重新再来一次植入术...
这是对患者身体、精神以及经济上的三重负担。
强强联合 福建首例
电极放置位置越准确、误差越小,小丽术后康复的机会就越大.
如果导弹在飞行过程中,有卫星随时调整方向,及时纠正不利因素的影响,击中目标的精准度则大大增加。
术中核磁就是这一颗卫星。
厦门弘爱医院拥有福建省第一台核磁一体化手术室。
电极植入后,无需术后推到核磁室,术中即可做核磁共振,检查电极的位置是否准确。
术中核磁扫描
第一次术中核磁显示,植入电极偏移了1mm,功能神外团队马上进行相应的调整。
再次进行核磁检查,电极已经准确地植入在小丽的病灶处,偏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王逢鹏这才满意。
手术历时近5个小时,Rosa机器人与术中核磁强强联手,提高了电极植入精度,减轻患者身体与经济负担,也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电极植入术进行中
这也是福建省首例ROSA机器人与术中磁共振结合的电极植入术,目前功能神外团队已成功完成两例术中核磁电极植入术。
目前病灶也已经被逐步摧毁,小丽恢复很好,癫痫发作频率明显减少了。
术中核磁 全省首台
术中核磁能让误差从「花生大小」精准到「米粒大小」。
以往的神经导航图像均来自于术前MRI,而术中可能会有脑移位发生,使导航的精确度大为降低。
▲福建省第一台术中核磁共振一体化手术室
但有了术中磁共振(iMRI)就不一样了,它可以有效纠正导航漂移现象,在不结束手术的情况下,实时更新地图,进行地毯式搜索,以便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此次尝试术中磁共振技联合ROSA机器人技术,更是将误差从cm级提升至mm级,对下丘脑错构瘤、临近重要功能区的微小致痫灶等有高精度要求的手术提供保障。
国外研究显示,应用术中磁共振可使患者:
住院时间缩短
总住院费用降低
再次手术率下降
再次手术的时间间隔延长
充分保证患者手术安全
弘爱功能神经外科团队有来自海峡两岸的儿童神经科、癫痫内科、癫痫外科、神经电生理专家,还有新生儿科、儿科、重症监护室、麻醉科、影像、病理和护理团队的密切配合。
配备ROSA机器人、西门子Skyra 3.0T术中磁共振室、Natus术中32导电生理监测系统、Brianlab影像工作站、Compumedics数字化宽频高清录像脑电监测系统、Curry8脑电图-影像后处理软件、Brianlab红外手术导航系统、Zeiss Pentero 900神经外科手术显微镜、Mizuho神经外科手术床、超声刀等国际先进的功能神经外科检查、手术、监护设备。
癫痫专科是厦门弘爱医院首批特色专病之一,能开展癫痫的内科治疗(包括药物治疗、ACTH)、术前评估、外科治疗和神经调控治疗和生酮饮食治疗。
在癫痫外科方面,开展从婴幼儿到成人全年龄段各种高难度的癫痫外科技术,其诊疗技术和理念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尤其在小儿癫痫的外科治疗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